二、工作叙事:职业发展及领导感悟 (一)访谈对象C:省级群团组织党组书记 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到所在村。先在农中教书,1975年参加工作队,1977年担任大队支部书记。在乡镇这个平台上,我一共待了15年。先后在4个乡镇工作过。最短的待了2年,最多的待了五六年。当过副镇长、副书记,后来干过镇长和书记,一个台阶都没拉下。
1997年,组织派我到R市工作。经过调研和思考,我提出,R市要想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将开放型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主引擎,将创新型经济作为主动力”。但当时没多少人能理解、赞同这一思路。很多人认为,R市地域环境差、社会经济落后,能够伸手向上多要点钱,能够守得住摊子、保得住稳定,已经要“烧高香”了。
我在全市组织了思想解放大讨论,要求干部队伍首先解放思想,拓展视野。坚持把所有干部都送到国外培训,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地,每年一次,拉出去看、去学、去实地调研。做事情,当然不容易,每一步后面,都要艰辛地付出。当时做一些战略性决策的时候,“多少人泼冷水啊”,等着看我的笑话。但是,事情最后都做成了。说到底,这也没有什么秘密,我认为,做领导工作的诀窍,一是尊重事实,二是尊重科学,三是尊重规律。
我对下面的干部要求很严。在跑一个项目的时候,我要求下面的干部负起责任,也说过“到时候拿不到批文,自己从长江大桥上跳下去”之类的狠话,但大家都能理解。当然,最难的事情一定是自己干的,“你当领导地跑到后边,谁还给你干事情啊”。在重大问题上必须自己亲历亲为,风气和作风是要靠领导带出来的。
当然,我对下面的同志也很关心。我知道,政治上的激励对于干部来讲很重要,所以比较注重向上级推荐干部,有时候特别优秀的,就主张破格提拔。我身边的同志都知道我的主张,干部不要抄近路,不要找关系,“谁能干事创业,就用谁”。这是我的基本导向。
人如果不为自己着想,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去做的。我这个人不会被周边舆论所干扰,也不被上边领导干扰。只要认准的事情,就下定决心去做。我认为,决策成败与干部是否有私心有很大的关系。我决策的时候喜欢集思广益,决策初步定了之后,再跳出来,回头看,当着众多人的面否定自己的情况也发生过。战胜自己的局限性的确是最不容易的。
我从来没有特别感觉到自己是个女干部,只要在这个位置上,要求都是一样的。一路走来,我在党政班子中,没有哪个环节是因为班子当中缺少女干部,才提拔到那个位置上的,都是靠自己干出来的。
(二)访谈对象D:地级市副市长 从我多年的工作经历看,一个团队的合作,确实是“拆台纷纷垮台,搭台好戏连台”。我当过区委书记,这期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用人。从我的感受来讲,那些踏实肯干、心胸开阔、大公无私的人往往都是团队中的骨干,是工作中的积极因素,也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确保政策落实执行的依靠。而那些偷奸耍滑、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人,不论他有多聪明、文凭有多高,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往往会成为团队中的消极因素,有时还会成为团队内部不和谐的根源,给团队带来重大失误和损失。
当领导,自己对工作的态度至关重要。我在一个区里担任区长和书记,先后十年,对这一点有着深切的感悟。你是花拳绣腿、云里雾里地搞花架子,还是脚踏实地,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在工作上靠小聪明蒙混过关,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别人表面上尊敬你,其实你在人们的眼中不过是“皇帝的新衣”,让人贻笑大方。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什么样的一把手,就会有什么样的团队,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是整个团队获取信息的来源,你积极向上,团队就朝气蓬勃,你消极应付,团队就得过且过。
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做到遇事沉稳、有定力,行事果断、有主见。大小事情说了不算,算了不说是大忌。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得有容人之量,尤其是女同志,更不能让人说“小里小气”,我就常提醒自己要大度,大度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要有强大的内心,不斤斤计较,不搞打击报复,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重点是要面向未来,向前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