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谈对象L:央企高管 我是1994年大学毕业的。1999年提副处。工作当中哪一步最关键?我觉得工作当中每一步都关键,每一步都得踏踏实实,都是为从量变到质变在做积累。就我个人而言,几次学习经历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也是不可能被提拔重用的。
2012年,我参加了集团的竞争上岗。当时面向全社会招人,参加笔试环节的有数百人,进入面试环节的有近10人。当时观摩面试的不少人跟我说,面试现场“几乎是我的主场”,考官简直忘了是在考我,就像是在研究一个领域的工作,就这样我到了副局的平台上。
2014年下半年,领导找我谈话,要我主持工作。谈完话后,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啪啪”掉眼泪,心里着急啊。当时最怕干不好,这可不是简单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实体,下面还有那么多人。就像一大家子,都要等着吃饭呢!一直到2015年上半年,我心里都没有底。到了2016年,心里开始有点底了。一件一件事情做完,跟清理欠账似的。
我总想更努力些,要创造点什么,才能对得起我拿的工资。实际上,我对个人钱多钱少没有什么感觉,即使当年经济状况不怎么样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觉得钱够花就行了呗。
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领导。如果有这种感觉,会感觉累。不把自己当领导,这样反而人心齐,大家一起干点事情。我在工作中,属于责任心特别强的那种类型,做事特别负责任。我感觉这一点在女同志身上体现得比较普遍。
我感觉自己沟通能力很强,因为我在沟通的时候会换位思考,尽量让大家都舒服。遇到困难时,常会有“贵人相助”。也许是因为我这块业务比较独立,而且团队的关系融洽。
领导的气场不是靠自己故意有事没事绷着脸。你得有能力,业务精通,或者能够看问题一针见血,先把员工“征服”了,然后再指挥他们做事情。总之,你得让他们佩服。因此,我要求下面的部门经理,“你不能让下边的人比你强得太多,不是要求每个细节、技术问题你都是专家,但你起码要在某个领域是专家”。
我注重“言必行,行必果”。别人评价我,“看着很温柔,做事很强势”。和下边的人谈指标的时候,我都是笑着谈的,但不该含糊的地方绝对不会含糊。
我对自己很自律,要求别人做到的,我自己首先要做到。我每天的日程安排,我的行踪员工都知道,在公司内网上都能看到。这样,一是体现出工作的计划性和条理性,二是对员工的尊重。我也是从做下属走过来的。以前着急要跟领导汇报工作时,找不到领导的那种心焦,我是知道的。我做下属的时候,希望我的领导怎么做,我现在就怎么对我的员工。
我的一些重要讲话,都是自己写。我要传达自己的管理思路,接上我自己的脉络,而不是按照别人安排好的、写好的稿子来读。员工们喜欢听我讲话,“感觉跟灌了鸡汤似的”。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局限。比如,感觉自己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可能不够。我现在面对的主要都是高知人群,我熟悉这一人群,能够很好地应对。如果我到地方挂职,需要面对社会上的三教九流,是否还能够应对自如,就不好说了。业务复杂是可以钻研的,但有些是要靠经验和教训积累的。另外,我觉得自己商业洞察力还不够,国际视野需要拓宽。目前的平台主要是在集团内部的,简单业务没问题,但如果是转型创新的任务,那可能就不一定了。我相信“强者恒强”的逻辑,只要心正,做人做事,家里家外,在所有领域都会精彩。
三、研究发现 个体讲述故事的过程,就是面向他人、反思自身,进行后顾和前瞻的过程。故事分享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从过去的经历中重新解读故事并开启当前的知识[5]。从本研究访谈的女性领导来看,她们的共同看法是,只要处在领导位置上,首先是领导干部,其次才是女性。换句话说,研究和探讨女性领导智慧和领导艺术应当以职业身份为主,生理性别为辅。
三位访谈对象都是厅局级或者相应级别的领导干部,她们存在一定的年龄跨度,分别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存在差异,其个性、经历、所在区域、工作岗位性质也都不同,但在领导智慧和领导艺术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共性。
(一)持续的多样化学习,是构成领导智慧的重要来源 一位领导者再优秀,她也不可能超越所有人,但她可以做得到的一点是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自身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学习。三位访谈对象在个人生活叙事环节都谈到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在访谈中,C反复强调,领导干部应该学习大政方针,了解大趋势,上要接天线,下要接地气。用她的话来说,“学习让我有了底气”。不仅自己学,她还大力推动当地的干部学,引导当地的干部学。L和D都有正规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背景,但在工作过程中也没有放松对学习的要求。访谈中,L偶然提及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孩子小,家庭住房条件差,每天晚上把孩子哄睡着了,赶紧跑到厨房学习”,这个细节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的具体途径、形式、方法等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向领导学。D离开熟悉的学校到地方政府工作时,学校的党委书记坦诚地讲了自己的领导体会,多少年后回头再想想当年的交流,D依然觉得有收获。C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时,也首先是走访当地老干部、老同志了解情况。C曾经在一个春节假期,集中看完了《大国崛起》的纪录片,自己反复思考发达国家成功的内在原因。她后来提出R市要走开放和创新的战略,不能说与其长期的思考和关注没有关系。L时不时参加一些公益性沙龙,“这些沙龙讲座像时装界走秀似的,不一定给你直接的信息,但总有某个点会启发你,会让你用得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