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科技管理 >> 正文

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多向度分析与路径选择

http://www.newdu.com 2019/2/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王曙光 王… 参加讨论

    四、结论:未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政策框架
    通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从2000年到2016年发展数据的实证分析,以及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行业类别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虽然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研发投入不足,在国际市场上尚不具备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这种现状导致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上,中国企业往往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装配和运输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则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中国产业的科技含量。如何通过自己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占据产业链条的尖端,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未来课题。而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更是给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家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本文定量实证分析认为,企业的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人才比例对于企业的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因而增大企业研发投入、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成为未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在研发投入方面,应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学研等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知识转移和规模经济效应。在增大研发经费投入的同时,通过在企业和实验室、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必要的高效的沟通机制来实现科研成果的迅速的市场化转化。在人力资本方面,要通过股权激励等形式加大对高水平研发人员的激励,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的人才流动以提高高新技术人才的配置效率,促进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要从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增强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进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的产业转型,从而提升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当下中国倡导“大国智造”,是带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回报率较高的、人力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这样的制造业是高端的技术层级与品牌层级的制造业,而不是低端的组装级别的制造业。但不要误解这种高端制造业只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制造业,它是渗透在各种制造业中的,即使是在家电这样一些传统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其回报也是很高的。海尔、格力等中国品牌,由于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支撑,由于掌握了系统设计和品牌,其在全球产业链上获得的竞争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其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因此要用高科技改造整个产业链,改造传统产业。
    要从国家和企业两个途径去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要在推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建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合作共赢机制,国企在重大技术创新和基础研究方面加大投入,要注重向民企进行技术转让,同时要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要利用好市场机制,促进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包括金融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和财政制度,系统支撑科技进步和大国智造的发展。国家要推动建立企业和大学的联动创新机制,促进政产学研金的融合。国家还要鼓励产业的集聚,发挥区域的创新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1]胡义东、仲伟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1(4): 80-85.
    [2]李丽华、高杰.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2):151-154.
    [3]郑代良,钟书华. 中国高新技术政策 30 年: 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27.4):90-93.
    [4]周业安. 人力资本,不确定性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治理.中国工业经济,2002 (10): 56-63.
    [5]Grossman, Gene M., and Elhanan Helpman.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 MIT press, 1993.
    [6]Nunes, Paulo Ma??s, Zélia Serrasqueiro, and  Jo?o Leit?o. "Is there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intensity and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of  non-high-tech vs. high-tech SMEs." Research Policy 41.1 (2012): 36-53.
    [7]Thornhill, Stewart.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high- and low-technology regim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1.5 (2006): 687-703.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多向度分析与路径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