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管理理论 >> 正文

管理学视角下“中庸之道”的现代转化与运用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领导科学》 黄春慧 参加讨论

    二、从中庸“度”的思想把握科学方法
    对中庸思想的把握关键在对“中”的理解。“中”作为人人都应该遵循的“道”,是如何区分又是如何把握的,人们必须有一个划分“中”的评判标准,相对于“过”和“不及”,孔子主张采用“执两用中”的方法来解决矛盾问题,反对事物发展走向两个极端。“中”不是“过”和“不及”,但它也不是搞平均,因此不是折中、调和。“中”的把握归结为对事物和人的行为尺度的拿捏,保证事物各方面关系的有机协调和稳定发展。在人们处理事务的对立时,能够找到正确的平衡点,这就是“度”。[2]通过把握“度”促使事物朝着理想的状态发展。从孔子的“中庸”思想和理论可以看出,适度问题不仅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也是解决事物“中”的方法论。对问题的处理不应只拘一格,要顺其自然,力求达到“恰如其分”的境界。领导管理者在认识上要更好地树立“度”的观念,在实践中把握“度”的分寸。
    遵循中庸之道,要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并用,始终把握事物发展方向和规律、达到适度而防止走向极端。中庸之道“度”的思想就是稳健务实的发展问题。从制度管理来说,现代企业必须强调制度管理,这样才能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但制度管理是刚性的,具有强制性,如果一味的只强调标准和原则,必然使管理陷入僵化,而现代管理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注重人性,强调和谐,是促进员工组织认同和激发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本之举。僵硬的管理导致员工个性的压抑、创造力的束缚和员工认同感、满意度的降低。管理是以完成绩效为目标的,管理效率和效益不能脱离制度化的控制,因此,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二者的平衡就是管理的关键点[3]。既不能以关系代替管理,使管理失去章法,也不能忽视管理中的“人情”和心理变化,运用中庸之道,把握好控制的“度”就非常重要。从组织管理来说,组织层级要把握好“度”,就不是简单得多设或少设问题,组织结构的设立应从组织效率出发。组织用人是管理的核心内容,传统文化中儒家推崇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而“德”和“才”的结合就是一个“度”的问题。组织在用人中既不能重德轻才,也不能重才轻德,用人的标准应以组织整体发展为取向,在“德”和“才”上有更好的“度”的把握;既避免求全责备,又应达到德和才完美统一。但实际管理中可能精神方面的激励更重要,所以,在考虑员工多层次需求情况下,应适时把握好激励的“度”。过犹不及的物质激励也许只能起到工作保障的作用,根本调动不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片面的精神激励又不能使员工工作热情持续长久,所以,应用中庸思想,应更好把握二者结合的“度”。从领导决策和授权来说,决策是否有效可行,是与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度有关联,盲目的决策就是对“度”的跨越,必然导致失败;同样的,领导工作要整合集体的力量,授权很重要,授权太过和授权不到位会对组织效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能力、主动性、责任感等因素的结合中把握好“度”是授权的关键。
    三、从中庸“和”的思想把握整体发展
    “中”与“和”构成了中庸思想的完整体系,“中”为本体,是事物发展的原貌,而“和”是结果和目标追求,通过对事物各方面“度”的把握,确定一种协调、和谐、有序、统一的关系。“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应有意识的取“中”,然后才能达到系统相互协调的“和”,当某些方面出现不同意见,甚至是矛盾时,应从事物的总体要求出发,以和为贵,把各方面的矛盾降到最低程度,这是从“中”出发,解决问题的答案[4]。“和”在儒家中庸思想体系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呢?孔子把它作为治理国家的管理目标,孟子使其发扬光大。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此可见人和的重要性。中庸之“和”在领导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不仅能促成个体相互之间的理解、友好相处,而且能促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价值认同,体现为领导管理者与被领导管理者的关系协调。儒家的“和”是有原则的“和”,“君子和而不同”表明“和”并不意味着盲目苟同,无原则地随波逐流。“和”并不排斥“争”,只是“争”为手段,“和”为目的,“争”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取得“和”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实践中,在个人管理、家庭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国家管理中和的思想得到广泛有效的运用。从组织管理看,“和”的思想在个体发展与团队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对于个体发展来说,组织是代表不同关系、利益的复合体,由于成员之间在知识、能力、个性、职务以及利益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客观上决定了各种关系的矛盾性[5],中庸之道和的思想通过协调、妥协、让步去调适和化解矛盾,使各成员互相依赖、相互依存,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从而产生对组织巨大的向心力、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各部门分工来说,分工既要符合社会化生产要求,但又不是绝对意义的割绝联系;相反,现代化的管理更强调各部门的依存和协作,这就需要“和”的理念的融入,通过配合和支持,实现各部门发展和最终组织整体的发展。对于团队合作来说,现代组织发展需要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建设,中庸之道“和”的理念的融入,能够促使个体组合成一个合作团队。事实上,企业管理效率提升的核心是依靠团队建设,而把中庸之道“和”的理念融入管理之中又是构建高效团队的关键,“和”是组织内部管理团队建设的必然选择。从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看,企业经营的好坏,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企业的全局发展一定要与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的形势趋“和”,领导管理者要认清形势、适应形势,因势而为。企业发展一定要与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相“和”,企业不能仅盯着内部的经济效益,还承担着创造社会效益的责任,如果只关注企业利益的获得,其发展可能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冲突,结果导致企业与社会的对立和失败。对于企业间竞争来说,“和”的思想改变了传统的竞争理念,通过竞争避免两败俱伤主张双赢。这种共生和“双赢”,是“和”的理念在竞争上的完美体现。[6]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管理学视角下“中庸之道”的现代转化与运用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