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管理理论 >> 正文

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理论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22/7/20 本站原创 邹先强 张… 参加讨论

    7月16日,第五届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论坛召开,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着城乡收入差距与社会融合、技术进步与收入分配、税收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本与代际流动以及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等多个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城乡收入差距与社会融合

    缩小城乡差距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三个主攻方向之一,近年来得到了不少学者的重点关注。中国人民大学魏海伦等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新型城镇化改革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中国人民大学宋扬等研究了城市落户门槛对流动人口储蓄率的影响,发现相比于本地城市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的储蓄率随着落户门槛的降低而降低。北京师范大学张尉等研究了最低工资政策对城镇老年劳动供给行为的影响,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会通过提高老年人进入正规部门就业和离退休再就业的概率以及降低离退休概率来提高其劳动参与率。西南财经大学赵国昌等研究了金融自由化对农村地区收入分配的影响,他们发现金融自由化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
    亲社会行为对于社会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暨南大学蔡澍等探讨了城镇化水平对社会信任的影响,他们发现城镇化会使得居民更多感受到社会冲突、产生不安全感,进而导致信任度在弱关系人群中显著下降,但在强关系人群中没有显著变化。北京大学高明等研究了参军经历对个体价值观和捐赠行为的影响,发现相对于非退役军人家庭,退役军人家庭参与捐赠的概率和捐赠金额都更高。武汉大学魏立佳等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医学专业学生行为偏好的变化,发现医学生的利他偏好要显著高于非医学生,且疫情冲击导致医学专业录取到成绩更好和更加利他偏好的学生。
    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效应
    技术进步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能扩大收入不平等程度,因此如何利用技术进步来推进共同富裕成为了众多学者重点关注的方向。山东大学宁光杰等研究了城市信息技术发展对个体职业选择和收入的影响,发现城市信息技术发展增加了劳动者选择非常规认知型和非常规操作型职业的概率,且提升了在非常规型职业的相对收入。中国人民大学肖柏高等研究了劳动节约型创新对员工技能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了上市企业自主的劳动节约型创新优化了员工技能结构。中国人民大学马超等系统探讨了人口结构变化与自动化技术对劳动力市场就业、收入差距和养老金收入的影响,发现人口结构变化促进了自动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并对不同技能的劳动力产生了差异化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孙群力等考察了人工智能发展和减税政策冲击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发现人工智能发展降低了劳动报酬份额,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新时代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暨南大学孟雪等评估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发现该政策会显著提升当地GDP。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邹伟等分析了物流配送网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发现开通快递配送服务会通过拓宽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显著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宝顺等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增值税收入及横向分配的影响,发现数字经济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产生经济集聚效应提高了区域增值税收入。中国人民大学熊督闻等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跨地区投资的影响,发现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内部组织成本促进制造企业跨地区投资。中国人民大学曾湘泉等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和要素分配的影响,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提高资本要素分配份额,但对劳动要素分配份额的影响则取决于“创造性效应”和“破坏性效应”的共同作用。中央财经大学张龙天等研究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本的周期性以及数字要素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发现数字的引入提升了人力资本积累的效率,使其出现了从传统的逆周期变动向顺周期变动逐渐转换的趋势。
    税收、社会保障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再分配功能
    税收是缩小收入差距和调节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政策手段。华中科技大学何凡等考察了“金税三期”背景下公司税对不同类别劳动力工资和公司内部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金税三期”显著降低了普通员工平均工资,但没有影响收入较高的管理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克中等考察了企业信息透明度对国际避税的影响,发现国别报告的实施显著增加了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实际税负。中央财经大学汪昊基于一般均衡税收归宿理论和模型对我国2002—2018年间各项税收对劳动和资本的税收负担及其对我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进行了测算,发现我国税收总体上仍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且企业所得税的贡献最大。
    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安排,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调节作用。华中科技大学何凡等考察了社保费征管对劳动力就业、工资和家庭储蓄的影响,发现《社会保险法》实施后劳动力报告的社保缴费显著增加,在职劳动力以降低工资的形式承担了至少一半的公司社保缴费负担,家庭储蓄率也出现了显著下降。清华大学吴斌珍等研究了养老参保对中国农村家庭捐赠行为的影响,发现新农保的实施会显著提高捐赠参与率和捐赠金额。西北大学赵仁杰等研究了留抵税款对企业社保缴费的影响,发现增值税留抵会显著降低企业社保实际缴费率和参保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颖等研究了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改革过程中的个体行为变化、政策未预期效果和制度运行效率,发现该改革导致了社会失业率显著上升。中国人民大学张子尧等考察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社保缴费负担的加重显著降低了企业内部劳动要素收入的占比,员工人均工资水平的下降是其主要驱动因素。上海财经大学张熠等分析了“区域独立”“全国统一”和“相互调剂”三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表现,发现存在一个效率最优的“相互调剂”模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书博基于“俱乐部”理论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分析框架,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特异性对其再分配效应的形塑作用包括“门槛效应”和“规模效应”两个拉力,整体上会使该再分配效应与房价之间呈现一种阶梯式“倒U型”关系。
    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对收入分配也有重要影响。中山大学黄文彬等研究了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发现省际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变动会缩小(扩大)区域经济差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思霞等考察了政社合作模式下的产城开发项目对土地出让价格的影响,发现产城开发导致新城内土地出让价格显著高于新城外同类型土地出让价格,且该效应主要受到住宅用地出让价格上涨的驱动。西安交通大学高蓓考察了货币政策和经济金融化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能促进企业资本收入份额的增加和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并导致我国不同规模企业间资本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四川大学赵颖岚等研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抑制影子银行的发展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与代际流动性
    人力资本的形成对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北京师范大学袁胜轩等测算了网络接入及其资源可及性和网络使用功能这两道“数字鸿沟”的大小,并检验了人为干预是否可以加速其弥合,发现人为干预激发了部分家庭对在线学习资源关注度的自发性增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蔚金霞研究了扩展随迁子女异地教育资源对本地学生教育获得的影响,发现了异地中考政策的实施使本地重点初中学生的普通高中教育获得比一般初中学生出现了更为显著的下降。北京师范大学刘盼等探讨了私人教育投资如何影响经济中的人力资本积累、生育率以及收入不平等,发现私人教育投资约束会通过限制高收入家庭的私人教育投资来减少经济中的人力资本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万千等考察了高校扩招对城市增长的影响,发现高校扩招通过促进创新活动和知识生产、增加高技术工人数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促使经济增长。湖南大学邓卫广等研究了慈善行为中的同伴效应,发现同伴在决定大学生慈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南财经大学雷蕾等研究了成年子女教育水平对父母医疗保健利用水平的影响,发现子女教育会负向影响父母的门诊护理使用,但对住院护理、自我治疗和牙科护理的使用产生了积极影响。
    增强居民教育与收入的代际流动性是有效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举措。大连理工大学张楠考察了高等教育扩张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发现高等教育扩张总体上并未促进代际相对收入流动,但显著提高了个体向上流动的概率。北京师范大学袁青青等研究了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发现了义务教育资源投入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邹先强等研究了公路建设对农村居民代际流动的影响,发现公路建设显著提升了农村地区修路时处于中学阶段小孩整体的教育代际流动性。北京师范大学滕阳川测度了中国收入代际流动性的现状与变动趋势,发现我国收入代际流动性出现小幅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且这种代际流动性的提高主要源于中高收入人群代际流动性的提升。
    共同富裕的度量与实现路径
    浙江大学龚斌磊等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共同富裕分析框架,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均实现了优化型收敛,且各指标的收敛速度随时间在明显加快,即共同富裕正在逐步实现。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尹向飞提出了一种新的共同富裕测算方法,建立了共同富裕和总体富裕、共享富裕效率之间的联系,发现我国共同富裕指数总体呈现增长变化趋势,所有地区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能提升共同富裕40%左右。中国人民大学翟东升等提出了未来起点收入方案,发现与全民基本收入的构想和已有福利体系实践相比,未来起点收入具有多重优势,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财经大学李成友等估计了土地流转下的共同富裕效应,发现随着土地流转强度的增加,受访者家庭消费广度和深度均得到提高,消费不平等程度出现降低,且土地流转会产生明显的职业流动。中国人民大学李禛临等分析了收入分配改革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发现通过再分配政策改善居民间收入分配状态可以提高整体居民消费,进而带动居民消费率的上升。
    (邹先强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助理教授;张文杰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生;罗楚亮系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Tags: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理论综述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