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一是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围绕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条主线,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进一步赋予农民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权利。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探索土地经营权出租(转包)、入股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新形式,形成经营权流转的新格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性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担保融资。二是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深化改革。农村宅基地是我国农民的一项特殊福利,宅基地的功能包括居住保障功能、生产要素保障功能和财产功能。在新形势下,农民的这项权利应得到严肃的尊重和严格的保障。
构建三大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建设。构建三大体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重点产业区域布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解决农业产业体系资源环境匹配度不高、粮经饲统筹不够、种养业结合不紧、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流通体系效率不高、低端农产品过剩和高端优质农产品不足并存等问题。二是大力推进先进技术武装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推进农业发展从拼资源、拼消耗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因地制宜推进农业内部有机融合、全产业链发展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农业功能拓展融合、科技渗透发展融合、产业集聚型发展融合等多种融合方式,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推动我国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特色小镇、农产品加工、农村金融、智慧三农、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等农村新型产业与农业产业快速协调发展。发展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促使农民由社会农民向产业农民转型。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