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和治理赤字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前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丝路研究院院长周一平说,多边主义是消除“三大赤字”的坚实基础,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基石。联合国发布的《2017年发展融资进展与展望报告》显示,2030年全球仍有6.5%的人口面临极度贫困的危险,而这些贫困人群大都生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和保障,消除发展赤字特别重要,而善治则是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即是为沿线国家带来和平与发展。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近年来,发达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主导能力减弱,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加。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登台、“亚投行”的诞生、以二十国集团代替七国集团为标志的全球经济治理新机制的产生,历史性地打破了西方国家主导全球治理的格局,加速了全球政治多极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刘学成表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对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议题的讨论一直是热门话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一体化进程蓬勃发展,以区域组织的章程、指导原则、行为准则规范成员国的行为,超越了联合国及其附属组织。全球和跨地区行为体的涌现,对全球治理构成了严峻挑战。
杨洁勉认为,未来数十年,联合国要在全球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必须加快自身的改革,当其机制落后于时代时,联合国就很难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领头羊”和“排头兵”的作用。同时,联合国在体制机制改革上需要有新思想和新理念,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有更加超前、可行的理念和愿景。此外,联合国还需要重新确定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
记者 李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