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深入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统筹四大区域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四大区域的战略重点,提出要“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要推进“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的对接,加强跨区域重要经济轴带与经济区发展布局的统筹协调,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加大开放力度,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产要素集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东北振兴的重点是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培育提升内生发展动力。中部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较明显,要加强与东、西部地区合作互动,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城市群,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要继续发挥引擎和带动作用。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进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群。
第三,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发挥其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强化规划引导,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优化城镇空间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合理控制超大、特大城市规模,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东部地区已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仍然是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后要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同时,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一批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扶持老少边穷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要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方向,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实际,给予特殊政策支持,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开展教育扶贫、文化扶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健全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大对口支援和帮扶力度;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民族和区域相统筹,突出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依靠产业带动和必要的政策激励,推进就业创业,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边疆地区开发开放,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促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建立健全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经济格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