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一种,主要指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学生欺凌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2017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有效预防,依法依规处置,建立长效机制。
准确识别和看待学生欺凌 欺凌是指在身体和心理上力量强的一方对弱的一方实施的一种故意的、重复发生的消极行为。欺凌是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具有攻击的基本特征,但它与一般的攻击行为不同。一方面是力量的非均衡性,欺凌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进行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以强凌弱,这也是欺凌与攻击的根本区别。另一方面是重复发生性,在一段时间内两方之间会保持欺负与被欺负的关系。
欺凌行为分为直接与间接两大类。其中,直接欺凌较为明显,主要包括身体欺凌(例如打、脚踢、推搡等)与言语欺凌(例如辱骂、威胁、散播谣言、诽谤等);而间接欺凌形式则较为隐蔽,不易被人发现,但它也会对受害者造成负面影响,主要包括目的性排挤、侮辱性手势与眼神、操纵同伴间关系、孤立受欺凌者等。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一种新型欺凌——网络欺凌,即群体或个人通过电脑(如邮件、短信)、手机(短信或微信等)或其他电子设备发生的指向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的受害者的一种故意和重复伤害性的攻击行为。网络欺凌有很多形式,包括造谣、诽谤、骚扰、网络跟踪、诋毁、冒充、诈骗、排斥等。
有效防治学生欺凌的前提和准备是准确识别学生欺凌,需要将学生欺凌和一般的冲突矛盾区别开,了解学生欺凌的界定和类型。同时,还需要学校主管部门或教师对学生欺凌树立正确的观念。这样,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才能形成合力,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共同防治。
但是,在实际中一些学校主管部门或教师对学生欺凌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有的认为“我们学校里不存在欺凌”或觉得学生欺凌只会影响到一部分学生,其实学生欺凌具有隐蔽性,若受欺凌者不告知,教师可能会不知道;有的认为“一些孩子被欺负是他自身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只欺负他不欺负别人”;有的认为“欺凌都是发生在熊孩子之间的事,好玩而已,长大就好了”,没有充分认识到欺凌和学生之间的冲突打闹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我们老师都知道如何处理欺凌,这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但可能部分老师会教书育人,却不一定能妥善地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学校主管部门或教师形成对学生欺凌的正确观念,是有效防治学生欺凌的保障。
家校共同防治 通过深入中小学校调研得出,针对较普遍的、情节不是特别严重的一般学生欺凌事件,可以学校教师为核心、学生为主体、家庭为保障和家校联系的三位一体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治理。当欺凌事件较严重或非常恶劣时,除了心理干预措施,还需借助司法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解决,加以处罚。因此,应联合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力量,建立健全完善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心理干预机制,能够使其规范有序地开展落实。
第一,学校切实加强对教师的教育,集中开展学生欺凌防治的专题教育,在师资许可的情况下可配备心理专兼职教师,配合班主任开展防治工作。同时,完善培训机制,明确将防治学生欺凌专项培训纳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教师在职培训内容,纳入继续教育学分。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