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运转

http://www.newdu.com 2018/3/2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陈朋 参加讨论137

    完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明晰基层社会治理绩效评估的重要性,还要寻找其有效支点。调研发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绩效需要有效、充分满足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这不仅能够直接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而且也从深层次上提升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因而,应站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努力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在公共服务中,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满足群众需求为目标,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人与自然环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多元目标。同时,完善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多元供给机制,改变政府独立运作的供给模式,形成政府、公众、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齐抓共治的公共服务融资和供给新模式,以此实现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新格局。其中的关键在于充分捕捉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建立“官民合作”的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比如,召开有政府和公众代表共同参加的座谈会,并广泛参阅科研机构经过调查提交的咨询报告,通过技术处理成本预算,列出详细的公共服务需求的数量和成本。同时,还要深入相关利益群体中进行调查,了解其需求的偏好次序,使需求意见得以充分反映。这种需求表达机制既符合公共部门的要求,又能够考虑群众自身的实际需求,更重要的是使公共产品供需一致。
    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
    无论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体制和绩效评估办法,抑或是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说到底都是做人的工作,对人的服务,做好群众的服务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得到改善或解决。因此,将带有质朴感情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贯穿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过程中,基础是牢固树立“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群众工作理念,以群众满意度来衡量和检验社会治理的成效,学习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学会综合运用法律、政策和行政等手段,注重以理服人,不断提高组织、宣传、说服群众的新本领,多用谈心、协商、对话的办法,用群众的话语体系、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清大道理,坚决防止和避免以粗鲁、简单、高压的方法对待群众。尤其是要正视网络等新型媒体对群众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时把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有效衔接起来,把面对面做群众工作与借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掌握群众工作主动权,增强群众工作实效,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运转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