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热钱的涌入,一批包含区块链技术的行业应用相继上线,显示区块链已然站上风口,其巨大的商业价值和伴随的风险,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今年春节黄金周,一个名为“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的微信群忽然在朋友圈“刷屏”———“三点钟无眠区块链”聚集了国内一批顶级数字货币玩家和资深投资人,这些“大咖”围绕数字货币、区块链展开的深度探讨和争论,被人整理成文并流散出来,引发围观者疯狂转发,并带动更多人参与讨论。其涉及人群之多、讨论话题之深入与专业,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虽然不久之后即有知情者爆料证实,“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的忽然“爆款”,是“币圈”某大咖精心策划的一场营销活动。不过,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却因此被广泛传播,进入普通人的视线。 “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没有中心,数据存储的每个节点都会同步复制整个账本,信息透明难以篡改”———区块链的特性被广泛相传,越来越多巨头开始加码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加速行业应用的布局,由此引发资本市场的新一轮投资热潮。 大量热钱的涌入,一批包含区块链技术的行业应用相继上线,显示区块链已然站上风口,受到各方高度关注。本期圆桌论坛邀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教授凌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宁钟,一起聊聊区块链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风险防范。 区块链的生命力从何而来 什么是区块链? 国家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对于区块链是这样描述的: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暂且抛开专业性词汇的迷雾,不妨先看一个用微信约饭的身边例子:有个人在微信群中提出聚餐的想法,让有意愿者以“1、2、3”的次序接龙报名,如“张三1”“李四2”,以此类推,待报名时间截止,有哪些人参加、总共有多少人参加等核心信息一目了然。这比以前靠人工逐一通知、确认、记录要高效许多。
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报名信息大量集中时,难免会发生错漏或抢号的情况,另一方面还要提防冒充、恶意改掉序列等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100%依赖微信完成一次约饭,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区块链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它是技术的集合体,最核心的技术包括了Hash函数、非对称的加密、数字签名和P2P网络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凌鸿教授表示。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