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切实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和水平

http://www.newdu.com 2018/5/3 经济日报 洪群联 参加讨论

    发展瓶颈亟待打通
    ◢ 竞争力较弱 结构不合理 改革待推进 制度需完善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明显短板。
    一是总体实力相对较弱。总体上看,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尚未实现长足发展,尤其在高端领域、高端环节,竞争力较弱,并未充分发挥其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在40个参评国家中,我国排名第17位,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等并不相称。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研发设计、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服务不发达的现状有关。尤其是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领域,我国市场占有率较低,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潜在风险。例如,在信用评级市场,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已控制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市场,这一情况很值得关注。
    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快,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比重提升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趋势,但也要看到,这一阶段比重的提升主要来自金融业的迅猛发展。2017年上半年,金融业占GDP的比重达到8.8%,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之下,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规模还比较小。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还不合理。
    三是改革滞后、成本上涨等因素制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集中表现在主辅分离不到位、事业单位改革缓慢、对内对外开放度不够等。具体来看,金融、电信等行业垄断性较高,科技、研发等行业的许多市场主体是国有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也不够灵活。
    同时,近年来企业各项成本上升较快,挤占了一定利润空间,影响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长期投资,行业创新活力不足。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密集、“轻资产”特征突出,从银行体系获得贷款较难,高端人才税收负担偏高,“营改增”后部分成本和进项无法抵扣,加重了企业综合成本。这些都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更好发展。
    四是监管制度不适应快速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许多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是在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作用下,依靠市场力量发展起来的,历史短、速度快,相关监管部门缺乏对新业态发展趋势及时准确的判断和把握,客观上也缺乏与之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体系。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新兴服务市场无序竞争现象日益突出,部分领域风险隐患较大,这也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对此,监管部门需尽快转变监管方式,加快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模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切实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和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