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提供各类政策支持,激发农民“能振兴”的信心。体制机制是社会发展活力的总开关,体制顺了机制活了,乡村社会才会活力涌现,各项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关键要精准突破、释放红利,提供系统而有效的政策,重点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制度改革上寻求突破,健全有利于农业资源要素流动配置的体制机制,如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深入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制度改革,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会振兴”的能力。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乡土的带头人,中国农村现有2.8亿多劳动力已转移到非农领域,从事非农产业。在数以亿计的以老人、妇女为主体的小规模兼业农户之外,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兴起。要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发展,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力度,壮大生产经营主体队伍,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快提高务农农民职业化程度。通过教育培训和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使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在乡村振兴中学会创业、致富和发展的本领,夯实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基础,逐步实现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转化。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次问题。
乡村振兴充分体现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共同心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激发广大农民乡村振兴的內驱力,要统筹谋划、科学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在推动过程中,要全面理解和把握“五个振兴”对各项工作的新要求。在推动环节上,要聚力制度设计、政策创新、指导服务上想办法、求突破。立足农民主体,激发主体动力,助力动力内生,实现内生物化,真正从唤醒广大农民“想振兴”的意愿上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从增强农民“能振兴”的信心上调动亿万农民的主动性,从提高农民“会振兴”的能力上调动亿万农民的创造性。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