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陕西省“营商环境提升年”。《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5月1日起已正式施行,标志着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该条例共8章87条,主要从保护市场主体、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规范政府监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明确监督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优化我省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规范。
这一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投资和创新创业、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力保障,对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在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视频会议上,省委书记胡和平强调,要站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久久为功的决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提供坚实支撑。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增强竞争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应有之义,是解决我省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加快新时代追赶超越的迫切要求。我们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把陕西打造成为陆海内外联动的重要节点、东西双向互济的重要门户。
必须认识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足陕西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做好制度设计,在规范政府职责、平等保护权益、服务市场主体、责任追究等方面,具有可圈可点之处。
第一,确立刚性的约束要求,以立法形式将任务落实到岗、责任落实到人,构建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并通过完善的监督和追责体系,保证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高效履职。第二,构建强力的保护机制,着力保护市场主体的各项合法权益,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对新业态和新兴领域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维权的援助力度,推动形成平等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第三,营造规范透明的软环境,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管行为进行规范,要求其树立主动、协作、高效、廉洁的服务理念,建立权力清单和相应责任清单制度并向社会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第四,实行严格的监督机制,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履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职责建立了严格的督查和考核机制,确保条例规定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