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载体,努力实现三重目标,即:从宏观上增强海洋经济发展活力,从中观上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从微观上提升涉海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主要包括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海洋现代服务业充分发展等三方面内容。山东省海洋区位、资源、环境条件十分优越,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增强海洋经济发展动能,加快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可按照“一、二、三、四”的路径加快推进。
首先,紧扣“一个主题”。即紧扣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产业能级提升这一主题,立足区位、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优势,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积极培育海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海洋传统产业,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现代服务业,推动海洋开发空间优化拓展,扩大海洋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打造技术先进、分工专业、集约高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全省海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其次,打造“两个区域载体”。一是建设好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是打造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通过两大区域载体建设,实现三重目标,即从宏观上增强海洋经济发展活力,从中观上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从微观上提升涉海企业的盈利能力。应结合上述两大区域建设,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各类海洋特色产业园建设,打造海洋新兴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涉海企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良好发展环境。
再次,推动“三个突破”。
在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推动新突破。把科技创新作为突破资源与市场制约的根本动力,提高科技要素对海洋产业发展的贡献率。
海洋渔业。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加大远洋渔业投入,积极参与以南极磷虾渔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全球渔业资源开发竞争;针对近岸养殖空间趋于饱和的实际,大力拓展离岸海洋空间,发展海洋牧场、深水工程养殖等集约化养殖模式,建设国内一流的“蓝色粮仓”。
海洋化工业。以海藻化工、盐化工和海洋油气加工为主体,进一步延长加工链条,丰富产品谱系,最大限度实现加工增值。海藻化工要积极推动产品谱系向直接消费品拓展,大力开发功能食品、化妆品和医用生物制品,推动海洋化工与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全球布局海藻原料供应体系,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在南美洲、大洋洲建设海藻生产加工基地,统筹利用国内外资源。盐化工要努力推动绿色发展,进一步降低产品能耗和排放,打造环境友好型海洋化工示范区。海洋油气加工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在沿海建设大型乙烯、芳烃生产基地,提高产业竞争力。
海洋船舶工业。发展冷藏集装箱船、邮轮游艇、高端远洋渔船等高技术船舶,支持青岛、烟台、威海建设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创新中心,东营建设高端海洋石油装备创新中心,青岛、潍坊建设绿色大功率船用发动机生产基地,加快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海洋工程建筑业。抓住国内沿海大开发的有利契机,突破跨海桥梁和隧道、港口、填海工程、人工岛等大型工程建筑关键性技术,构建全球领先的海洋工程建筑技术体系,为开拓全球海洋工程市场夯实基础。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