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生力军 记者:“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视察湖北,特别强调了乡村振兴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如何理解这两方面的要求?
高启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这充分强调了人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五个方面振兴,人才振兴是核心、是基础、是根本保证。
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推进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一方面指乡村振兴干什么,怎么干,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忌简单代替农民选择,防止乡村振兴重物不重人、见物不见人;另一方面指要注重培育农民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激发出来,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补齐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需要引进和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企业家式的人才。这类人才可以广泛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特别是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撬动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比如,湖北提出的“三乡工程”,作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引导人才、资本、技术向农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牢牢抓住人才振兴这个关键,激活存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为广大乡村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磊 实习生 李沁柯)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