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落后的思想观念,也是阻碍“农村电商”发展的一个掣肘。一方面,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条件较为落后,致使农民的思想也较为保守封闭。文化水平的限制和网络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对电商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怀疑,购物仍然由传统方式主导。另一方面,“农村电商”缺乏专业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人才,拥有知识的年轻人多数聚集在城市,专业人才的流失大大减缓了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步伐。所以,振兴乡村,推动农村人才建设,应通过优惠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专业人才投身农村信息建设之中;增强农村人才要素积累;加强农村信息化顶层设计;推动农村地区整体信息化建设,这是开展“农村电商”的必要条件。
同时,要加大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力度,由政府主导开设电商相关课程,选派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指导学习和网上电商体验。只有加深农民网络信息认知,提高农民网络技能,才能真正激发农民学用“农村电商”的积极性。
“加强乡村振兴的政策创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电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农村电商”来说,政府应从资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建设、物流规划到法律保护等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中的法律保护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农村电商”处于探索阶段,只有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学的电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营造有利于“农村电商”发展的制度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电商市场良好运转,维护农民的利益,进而全面促进“农村电商”的超常规发展。
虽然“农村电商”目前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是有庞大的农民群体为依托,其发展前景必定是广阔的。作为一种21世纪新型的商业模式,“农村电商”通过对传统购物模式的冲击,不仅可以在农村地区产生思想观念的更新,而且对推动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强大作用。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助推下,“农村电商”必定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