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向松祚:我们为何无法战胜经济危机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向松祚 参加讨论

    5月16日,我到东京参加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举办的一个国际金融研讨会,原计划主要讨论亚洲货币金融合作和日本银行海外扩张,话题却很快转向欧债危机及其救助方案。小组讨论期间,主持人高声问台下听众:有多少人相信今天的救助措施和监管改革会防止未来金融危机发生?台下百多位银行家和经济学者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主持人又问:有多少人相信未来人类会面临更加频繁和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举手者超过90%!
    到欧美各国开会,主持人经常玩儿现场提问游戏。上述问题听过多次,答案意料之中。然而东京再听一次,感受颇为不同。
    可不是吗?日本自1990年代初期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至今20年没有缓过劲儿来,所谓“失去的20年”、“日本经济病”、“日本经济大衰退”成为经济学者经常辩论的话题,也是决策者颇感头痛的大难题。为医治“日本经济病”、为协助日本摆脱经济衰退,所有招数都用上了:结构改革、量化宽松、财政刺激、汇率贬值、国际扩张。。。。。。日本却再也无法再造1950-70年代高速增长之辉煌。
    放眼全球,积极帮助日本出谋划策的顶级经济学者大有人在,包括格林斯潘、伯南克、克鲁格曼、麦金龙。。。。。。伯南克大胆建议日本人开动印钞机大撒钞票而赢得“直升机伯南克”的外号。克鲁格曼则老调重弹,反复抱怨日本货币政策不够宽松。日本佬是“零利率货币政策”始作俑者,央行利率10多年来一直维持零水平,还要怎样宽松呢?经济学之贫困,于斯为甚也!
    从日本近20年的痛苦经验和教训,我们所得到的结论非常悲观。人类面对金融危机和大萧条,几乎毫无办法。那些看起来精妙无比、宏大无比、深奥无比的各种刺激办法,实际上似乎毫无作用,或者是负面作用超过正面效果。
    看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已经肆虐两年的欧债危机吧。办法也都想到了,用尽了,却仍然无法实现全球经济稳健复苏。众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类所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规模绝对史无前例,货币供应量扩张之猛,令人叹为观止。具体数据不再说了。然而,为什么我们还是看不到经济强劲复苏的影子呢?为什么我们反而担心未来金融危机只会更频繁、更严重呢?
    这就要回到最基本问题:人类经济体系为什么会有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机制究竟是什么?从哲学层面说,也许一句话就够了。中国哲学智慧里面,类似警句多的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周而复始、天道循环、一阴一阳。。。。。。事务从来不是直线前进,总是循环往复,存在不可抗拒的周期律。这些思想极为重要,不可轻视。
    然则,号称“科学”的现代经济学又如何解释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呢?个人浅见,经济学解释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主要有五派理论。
    第一派理论是凯恩斯—明斯基的“不确定性--预期—投资周期理论”。凯恩斯《通论》历来号称难读,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说它难读。其实,凯恩斯《通论》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解释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撰写《通论》时,凯恩斯心中萦绕的主要问题就是1930年代的大萧条。《通论》22章起首第一句话就说:“前面各章里,我们已经声称弄清楚了就业总量的决定因素。如果我的理论正确,我就必须能够解释经济周期。”可见,凯恩斯将能否解释经济周期当做检验他理论正确与否的试金石。凯恩斯理论由四大支柱构成:投资函数、消费函数、利率理论和资本边际效率理论。仔细分析下来,发现上述每一个“函数”或变量皆是主观变量,皆取决于人们的信心、预期、心理、感觉、牛群效应、群体跟风、关键事件、乐观还是悲观、兴奋还是郁闷。。。。。。《通论》最核心、最关键的理念只有两个:资本边际效率和主观预期,资本边际效率反过来又取决于主观预期。
    后来明斯基直接将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概括为“不确定性—预期—投资周期理论”。既然经济周期主要或完全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预期和信心,我们能否找到抹平经济周期的办法,实在很难说。“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古代圣哲说的真是透彻。
    第二派理论是弗里德曼和卢卡斯领衔的一派学者所主张的“货币波动理论或货币供应量理论”。依照弗里德曼和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说,经济体系是不会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因为市场总是自动迈向均衡,怎么会有经济周期呢?然而现实生活确实有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他们又如何解释呢?他们的解释是:之所以有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就是因为货币供应量突然变动。以前是因为突然发现黄金或贵金属,后来是中央银行行长们发神经瞎搞一气。大体上,奥国学派也是这么看。按照他们的想法,只要维持货币供应量稳定不变(譬如弗里德曼著名的4%增长法则),或者干脆取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譬如哈耶克著名人人自发货币主张),那就天下大吉,不会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了。理性预期学派和有效市场假说误人不浅,现在大体只有书斋学者当做智力游戏来玩儿了,实战派的市场人士(譬如索罗斯们)是从来不相信什么理性预期和有效市场的。
    第三派理论是费雪的债务—通缩理论和Richard C. Koo 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和“经济阴阳周期学说”。费雪“债务通缩理论”强调过度负债、资产泡沫和泡沫破灭之后的债务--通缩过程,极具启发性。但是,费雪却没能解释经济体系何以会“发神经”似的经常出现过度借债和资产泡沫。当然,作为顶级货币理论家,他指出了货币扩张和信用膨胀是造成过度负债和资产泡沫的主要原因。
    华裔经济学者Richard Koo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极有新意,伯南克亦有类似思想,譬如伯南克等人长期研究的“金融加速器机制”,主要是基于资产负债表调整机制。Koo的“经济阴阳周期学说”之灵感直接来自中国哲学思想原典《易经》。
    Koo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和经济阴阳周期理论,起点都是人类的“过度自信、过度乐观、过度兴奋、过度投资导致过度借债和过度泡沫”。人类为什么会出现“过度自信、过度乐观、过度投资、过度借债、过度泡沫”呢?说到最后,还是归结到人类的心理、预期和主观愿望。我们还是找不到一个消灭或抹平经济周期的办法。
    第四派理论是所谓“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经济周期之根源是人类技术创新。该理论源远流长,康德拉季耶夫和熊彼特大师级人物都深入研究过。当代有名的真实经济周期倡导者是诺贝尔奖得主普雷斯科特等人。但是,客观而言,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很难解释为什么人类会如此频繁地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兴起和破灭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很难解释为什么随着经济体系日益全球化和日益复杂,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就愈加频繁。
    笔者自己尝试提出过一个新的宏观经济理论,以解释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算是第五派吧。我的理论基于从逻辑上严格区分对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活动,严格区分货币和信用,以及对人类财富理念演变历史的精心探求。
    不过,我的结论却非常悲观:随着人类经济体系日益复杂,随着人类财富日益积累,人们的财富理念不断发生巨大变化,导致虚拟经济相对真实经济日益膨胀。虚拟经济形成一个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体系。虚拟经济自身是一个完全基于人们主观预期和信心的经济体系,是一个极度不稳定的体系。它随时可以出现资产价格兴起和破灭的剧烈调整周期,反过来对真实经济体系造成剧烈冲击。
    人类货币体系和信用体系之演变,客观上火上浇油,助长了虚拟经济体系之恶性膨胀。此所以我反复列举和论证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体系的“七宗罪”。然而,人类货币体系和信用体系之演变,又是基于人类财富理念之变迁和演化,经济政策很难扭转这个大趋势,至少短期内无法改变。
    此所以我们看到过去40多年来,人类遭遇了愈来愈频繁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表面原因是过度借债、过度消费、过度投资、过度杠杆化、全球失衡。稍微深层次的原因是全球货币体系、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
    最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人类经济体系演变的内在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它源于人性最本质的特征或弱点。人类经济体系日益复杂,系统性风险日益上升,我称之为“风险递增原理”。我们不要指望经济直线增长、直线前进,不要指望我们可以消灭金融危机,抹平经济周期,不要奢望我们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万能良药”,可以搞定一切。人类应该面对现实,谦虚一点。我们只能与金融危机共舞,同呼吸共命运,舍此可能别无选择。

Tags:向松祚,我们为何无法战胜经济危机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