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的”者,奔驰出租车是也。去年春节后我在浙江大学开课,阳春三月的杭州,西湖边上突然出现了美仑美奂的“奔的”。听说第一批投放了30辆。招手拦过一辆,花了一个起步价(4公里12元),听司机讲行情,知道这款豪华出租车要在市场上生存不容易。
不料才过了半年,秋季我回北大,就看到杭州“奔的出逃”的消息——几位河南籍司机不堪生意清淡,把7辆“奔的”开回了老家,千里迢迢之外,逼迫杭州出租车公司解除承包“奔的”的合同,要求退回押金。事件最后怎样解决,我没有跟进。当时看媒体吵得热闹,我想这又不是短期的事情,冷一冷再谈看法吧。
问题是这样的:满世界汽车的款式越来越多,一个城市要怎样选出租车才好?通常的考虑,出租车是服务业,要看服务对象的需要。现在用出租车服务的顾客形形色色,需求的层次很多,因此在同一个城市,总要多选几款出租车,才能够满足不同档次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这个考虑有道理。一般而言,外来的商务旅游人群,与本地老百姓对出租车的要求有别。本地居民之中,因为收入、职业和需要的差别,对出租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不少城市都选了好几个档次的出租车。以北京为例,夏利、捷达、富康、桑塔那、现代都在马路上跑,加上原先淘汰的“面的”,总有三、四种不同价位的出租车同时“扫街”。
但是,这种多价位、多档次的出租车营运模式,遇到不少困扰。一个问题是,无论选多少种出租车型,也难以满足当今市场需求层次差别的要求。上文提到前些年北京市强制淘汰“面的”,直到今天还可以听到老百姓的抱怨。可是,论到城市形象和对高档需求的满足,究竟怎样才算是个头?杭州的出租车本来就很漂亮——连夏利这样的车型也早就淘汰了——去年又加了“奔的”,应该够得上国际水准了吧?可是坊间还有议论,说“奔的”选的奔驰E200,不过是德国高档商务车的入门车型,真要拿来讲排场,还不够有谱呢!
选用更多不同档次的车型吗?另一个麻烦会找上门。观察一下吧:当打的的人群明知同时有不同档次的出租车,所以除非时间紧急、烈日当空或瓢泼大雨,他们总是站在路边选自己心仪的出租车。结果,那些不对胃口的出租车就无端端被放空而行。这每个人微不足道的行为倾向,加到一起成就了一个业界的概念——“空驶”,就是出租车白白在街上跑,却并不载客。我看过的记录,大都市出租车的空驶率有的高达30%。
很明白的事情:大都市不同档次的出租车选的越多,对道路资源的压力就越大,对“堵车”的贡献就越大。就是说,想通过选用更多类别出租车来满足不同需求的动机,要受到城市道路资源的限制。这是为什么东京、伦敦、纽约等地,招手即停的出租车差不多总是一个价。香港的出租车,不但价位划一,连车型也全部一样,起步一律15港币。这些地方,客人打的招到一辆就上,绝没有等下一辆——无论更贵的还是更便宜的——的必要。我的理解是,这些国际大都会在道路资源的局限下,宁愿减少出租车的多样性来加快城市车辆的通行速度。
那些国际大都会是否真的全然牺牲了出租车需求的多样性?也没有。观察表明,那里在市中心街面上转悠的出租车的单一性,由许多不同档次的预约出租服务作为补充。我在LA念书的时候就知道,任何人要组织一支由加长林肯组成的豪华车队都不过举手之劳,只要你愿意出价。不过,那可不是在马路上招手即来的车队,你要打电话提前预约安排。就是说,那些特别的出租服务,不是站在街上挥手招来的。是的,加长林肯从不屈尊“扫街”,所以它没有空驶占用路面资源的问题。
这样我们看到一个趋势,随着都市路面资源紧缺程度的提高,跑街的出租车型不是越来越多样,而是越来越趋于单一。我国不少大城市,马路差不多堵成了一个停车场,城市当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增加出租车型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要,而是减、减、减,把出租车型减少到最好一个价位或一个型号。横竖想清楚了,无论“面的”还是加长林肯,堵在那里不能动的时候反正是一样的。
至于多样化的需求,要靠发展定点和预约服务来满足。有一次在新加坡,看到几乎少有招手即停的出租车,连那些分明不曾载客的也飞驰而过,对你的招手不加理会。当地朋友介绍说,除了机场、酒店有出租车等候,其他出租服务大家一般都习惯预约——预约的出租车很快就到,不过要加付3个新元。没有想清楚那里预约主导模式的原因。也许人工很贵,也许天气太热,也许政府管制?但是有一点清楚,新加坡堵车不严重。反观我们这里,预约的出租服务太落后了。为什么手机的普及程度那么高,预约出租服务却发展不起来?有机会应该调查一下的。
回头再说“奔的”出逃。像很多批评指出的,杭州市选出租车型可能过于“超前”了。不过把城市路面资源的局限条件考虑进来,我认为“增加跑街出租车类型”才是更一般的一个大错。无论如何,“扫街”出租车型太多而预约服务不足,是当下城市出租车服务模式要改一改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