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经济增速仍面临一定回调压力。经济增长中长期取决于潜在增长水平,短期增速在潜在增长率上下波动,受需求条件变化影响。从2018年三大需求看,消费将保持相对稳定,出口受2017年基础提高影响难有提升,投资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回调影响将有所下降,综合起来看,经济增速将面临小幅回调压力。
消费将保持相对稳定。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建材和家电等消费增速放缓,加之汽车市场扩张放慢,消费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但通讯设备、智能化产品、个性化产品、网络消费等消费扩张将对冲部分下行压力。预计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接近一半,仅仅用商品零售总额并不能反映消费增长的全貌。随着服务消费比重继续提高,将成为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出口增速难有明显回升。2017年中国扭转了连续两年出口下降的局面,按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长10.8%。随着基数提高,2018年出口增速提升难度增大。加之中美经贸关系受美国对华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滞后效应,保持10%左右的外贸出口增速面临压力。
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调。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随着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逐步显现,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在2017年7%的水平上继续回落。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20%-25%,受地方政府负债和投资能力制约,后续增势将高位回调。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33%左右,2017年制造业投资增长4.8%,比上年回升0.6个百分点。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后,制造业投资增速大体稳定在5%左右的区间。中国已处在这个区间,制造业投资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总体上看,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小幅回调。
综合判断,消费和出口相对稳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较大,投资增速回调将对经济增速形成向下的压力,经济增速将小幅回调。同时,随着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的韧性增强,经济工作的重心应从“稳增长”为主转向“高质量发展”为主。
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2018年是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1.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就是要统筹各项政策,加强政策协同,形成政策合力。“稳”的重点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保持经济运行环境稳定,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进”的重点在更大程度发挥结构性政策作用,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加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这里的“稳”,强调的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稳”;这里的“进”,强调的是“稳”基础上的“进”,是稳健有序的“进”。
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2013年以来,中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由1.2万亿元增加到2.38万亿元,但赤字率一直控制在3%以内。2018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和普惠型,重点加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三农”、绿色发展、民生等领域支持,加大对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保障力度。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整顿“名股实债”和违法违规担保行为,制止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2017年以来,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2018年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适当发挥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抑制金融体系顺周期波动和风险跨市场传染,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保持总量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发挥结构性政策的作用,增加优质增量供给,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增强社会政策民生导向,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民生保障。加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