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迟福林: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挑战与趋势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迟福林 参加讨论

    我曾问来访的挪威专家,你们关注中国的重点何在。他告诉我,新一届领导人执政后中国的经济社会走势如何,大家普遍关注。据我了解,中国新一届政府确定了一个大目标: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将实现翻番。实现这个目标,将标志着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当前,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中国国内的经济社会转型,都处在一个复杂地深刻变化之中。中国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在我看来有三个因素很重要:一是能不能客观地应对挑战;二是能不能抓住机遇;三是关键在于能不能加快转型与改革。
    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面临的三大挑战
    1.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
    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主要是:(1)投资消费失衡的矛盾仍然存在;(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3)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4)资源环境约束全面加大。
    2.社会转型面临的挑战
    (1)贫富差距问题比较突出;(2)社会结构不合理。到目前为止,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例在23%左右;(3)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社会风险不断加大。
    3.政府转型面临的挑战
    这方面主要有三个问题:(1)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2)到2020年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压力增大;(3)由于某些改革不到位以及制度建设滞后,腐败现象比较突出。
    二、中国经济转型的三大趋势
    1.走向消费大国的大趋势
    (1)中国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释放正处在新的阶段。按照经济学分析,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是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消费需求释放的重要时期。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目前的消费升级正处在关键时期。在我看来,主要有三个变化:一是生存型消费需求减少,发展型消费需求增多;二是物质型消费需求减少,服务型消费需求增多;三是私人产品短缺矛盾减少,公共产品短缺矛盾增多。
    (2)中国的内需潜力规模巨大。根据初步测算,到2016年,中国消费需求规模可能达到30万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中国可望释放的潜在消费需求规模有可能达到45万亿~50万亿元人民币。这标志着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考虑到消费引致的投资需求,中国的内需总规模有可能接近百万亿元人民币。
    (3)内需潜力的释放将支撑中国未来10年7%~8%的中速增长。
    (4)内需潜力的释放将扩大中国的进口规模。初步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累计进出口额将达到20万亿美元左右。这比前13年(2000~2012年)的11万亿美元增长近一倍,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进口市场,这对世界经济再平衡将发挥重大作用。
    2.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大趋势
    (1)中国人口城镇化的潜力巨大。一般来说,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率在65%左右。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6%,而人口城镇化率仅有35.2%。一方面说明中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城镇化潜力巨大,而且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新一届政府把人口城镇化作为重大历史任务。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0%以上。今年下半年,中国将出台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城镇化对中国将意味着:到2020年解决4亿农民工的进城问题;4亿农民工进城引来投资需求至少有40万亿元人民币。当然,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防止规模城镇化的倾向。
    (2)人口城镇化将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人口城镇化将带来中等收入群体的倍增。到2020年,估计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有望提高到40%以上,人口总规模将达6亿左右,并由此形成一个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形社会,形成一个扩大内需的主体力量。
    (4)人口城镇化将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一是到2020年,中国将改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二是到2020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3.加快转型改革的大趋势
    (1)中国的转型与改革呈现新趋势。未来5~10年,中国经济转型到了关节点,社会转型到了临界点,政府转型到了关键点。我将其归纳为第二次转型与改革。主要包括:消费主导的转型与改革;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改革;开放型服务业的转型与改革;绿色转型与改革;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与改革。
    (2)中国新一届政府一再强调改革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不转型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
    (3)今年秋季中国将出台未来几年改革的总体方案。中国上下对这个方案寄予很大期望。
    三、中国未来几年的三大改革
    1.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重点的改革
    主要包括:(1)以资源要素为重点的价格改革;(2)以利率汇率市场化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3)以放开市场、引入竞争为重点的垄断行业改革;(4)以服务业开放带动为重点的全面开放:一是服务业将全面开放;二是推进多边与双边的自由贸易进程;三是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全面合作。
    2.以协调利益关系为重点的改革
    未来几年,尤其是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将有某些重要的突破。
    3.以权力公开透明为重点的改革
    如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如何解决面临的腐败问题?最重要的是公开透明,把权力约束权力和社会监督权力结合起来。这也是习近平主席讲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为此,需要推进几个方面的改革:(1)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李克强总理承诺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将政府的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三分之一以上。从最近100天来看,速度比较快,力度也很大。(2)以公共财政预算公开为重点的全面政务公开。(3)推进以公正、独立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正在探索如何逐步实现官员财产公开,以解决腐败的制度藩篱。中国正在广东等地试点官员财产公开。
    我相信,中国加快转型与改革,由此实现中国公平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即保持中国经济7%左右的增长和居民收入高于7%左右的增长。到2020年,就能实现人均GDP和人均国民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
    加快转型与改革,中国将有可能再迎一个“黄金十年”。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欧洲、对世界都是一件值得期盼的事情。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Tags:迟福林,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挑战与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