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姜涛:以“三个调适”积极应对农业新常态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也出现了新特征、新趋势,形成农业新常态。这对农业发展理念、政策、工作方法都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全面认识和把握农业新常态的特征和规律,以“三个调适”积极应对农业新常态。
    把握农业新常态的特征和规律
    农业供给模式,从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国内资源向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资源转变。要在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适度加快农业走出去的步伐。
    农业需求结构,从偏好低附加值、重视数量温饱向偏好高附加值、重视质量安全转变。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换代趋势有加速迹象,个性化、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成为主流。
    农业经营方式,从分散经营、产业链条短向适度规模经营、全产业链转变。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升;农业不再是过去的纯粹农业生产环节,农产品流通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发展潜力无限。
    农业资源功能,从农产品供给功能向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复合功能转变。
    农业调控行为,由单一依靠政府支持向更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转变。
    调适农业发展理念
    应对新常态
    应对农业新常态,观念理念须先行。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与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消费者更加重视农产品的营养和质量安全。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农业亟需转型的客观事实,摆脱焦虑心理,通过调适农业发展理念,以“四个坚持”的理念应对农业新常态。
    坚持用现代发展的理念引领农业。要本着统筹规划、规模经营、突出特色的理念,培育龙头企业,走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必须借鉴现代工业理念,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变农业发展依靠“能人”为既靠“能人”又靠“法人”。坚持用现代经营的方式推进农业。变分散经营为专业合作、抱团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设施及信息体系建设,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益,变依靠产业“单乳头”哺育为依靠产业、商业“双乳头”哺育农业发展。坚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新常态下的农业增长潜力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农业科技。
    调适农业支持政策
    应对新常态
    应对农业新常态,支持政策须转型。农业是弱质产业,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农业农村发展至关重要。但在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过去不太突出的农业经济结构、矛盾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农产品供需不均衡、农业经营方式落后、农业生态保护等问题更加突出,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前常用的农业支持手段可能不再完全适用,需要研究提出适应农业新常态的政策措施,在个体、组织、环境等三个层面强化政策创新。
    在个体层面,通过完善“知识性赋权机制”,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离不开高质素的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等手段,逐步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培育真正留得住、有前途的农业主体。在组织层面,通过完善“关系性赋权机制”,协调好农民与农产品市场供需双方的利益关系。要让农民广泛与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且保障农民权益。在环境层面,通过完善“体制性赋权机制”,将政府宏观支持政策体系转变为可操作实践。
    调适农业工作方法
    应对新常态
    应对农业新常态,工作方法须创新。针对农业新常态呈现出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如果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来分析农业新常态中的问题障碍,不少经济现象就难以解释清楚,必须创新完善农业工作的思路和方式,用新视角去分析和把脉农业农村经济,用“四要”的新思路去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要善于同农民打交道,激发农民的务农干劲和内在积极性,也要从外部着力,学会同农业企业家打交道,借助于市场的力量更好地提升农业、致富农民。要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要变抓环节、催进度为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办好现代农业示范样板,仅仅依靠“管”“催”对于农业工作远远不够,甚至适得其反,不如更多地依靠“导”“助”,让农户切实体会到政府抓好农业、致富农民的真诚与迫切,齐心戮力抓好农业。要变等、靠、要为急、争、抢,着力抓好涉农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文章出处:西南商报
    

Tags:姜涛,以“三个调适”积极应对农业新常态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