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林军:现阶段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林军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1996年,我国政府首次发表《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以来,我国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任务仍然很重。对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近10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年均产量较上一个10年增长了10%以上,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居民膳食结构显著改善,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粮食实施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更加巩固、手段更加灵活,实现了立足国内粮食自给的预定目标。粮食生产的发展消除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粮食问题的担忧,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握好的两大任务。现阶段,我国粮食问题不仅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而且直接关系到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全局。
     首先,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而粮食安全是一切社会活动赖以进行的基本前提。只有粮食安全,人民的基本生存权才能得到充分保障,社会才能稳定,也才有发展权可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永远是头等大事。其次,粮食安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课题。现阶段,粮食生产仍是广大农民获取收入、实现就业和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主要手段,而吃饭问题又是关系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因此,实现粮食安全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要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要使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能够满足其需求的粮食供给。维护粮食安全,就是要兼顾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实现城乡之间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目标。第三,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在我国加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虽然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但是其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丝毫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存在的隐忧,尤以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最为紧迫。没有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大的起落和反复;没有粮食生产的稳定、可持续增长,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失去了保障。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6年我国粮食总产实现连续三年增产,达到9949亿斤,不仅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也可望提前实现“十一五”末粮食总产达到1万亿斤水平的规划目标。但在形势出现转机之际,更要对目前存在的困难保持清醒认识。
     首先,粮食继续增产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土地和水资源的制约日益突出。2005年,我国耕地面积较粮食产量峰值时的1998年减少了1.2亿亩,接近18亿亩的底线,而且被占的基本上是优质耕地。同时,粮食播种面积也下降到15.6亿亩,与农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5.5亿亩粮食播种面积基本持平。我国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近乎到了不能继续减少的临界水平。我国还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年度间、区域间分布很不平衡。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二是人口总量仍将保持惯性增长的势头。根据有关报告,未来2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加,至2033年前后达到15亿的峰值后方可缓慢下降。人口增加直接推动了粮食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这将使我国本已偏紧的粮食产需形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更趋严峻。三是气候变化加剧影响增大。据统计,我国因灾年均损失粮食在1000亿斤左右,相当于每年产量的1/10。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极端天气趋于频繁,从而加剧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四是农民依靠种粮增收的空间有限。近年来国家持续增加了“三农”方面的投入,有效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总体上农民种粮收益仍然偏低,而且受人多地少、分散经营、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的制约,未来提高种粮收益的空间十分有限。特别是在不少粮食主产区,青壮劳力都选择外出打工,致使投入粮食生产的物力、人力和技术不足。
     其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粮食在总量基本实现平衡的同时,品种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日渐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小麦和稻谷口粮品种基本实现紧平衡目标。综合国家有关部门的分析报告,2006年我国小麦产销略有盈余100亿斤左右,稻谷产销略有缺口,但不超过100亿斤,甚至更少。两大口粮品种处于紧平衡状态。特别是稻谷,在过去的20年,城市大米消费量增长达83%,以大米为口粮的人口比例已达到60%,且产量波动大、储存难,是引发市场变化的先导和敏感品种,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二是玉米供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近几年食品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养殖业较快增长,能源消耗增加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迅猛扩张,粮食深加工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势头。这个特点在玉米品种上表现最为明显。2006年,我国玉米出口同比减少60%以上,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我国玉米供求将从宽裕向偏紧转变。三是大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进一步加深。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大豆进口达2827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面对跨国企业资本和产业优势的挤压,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呈下降趋势,市场出现萎缩,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第三,粮食综合供给能力仍有待提高。考察粮食安全水平,不仅要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要看粮食的投放和流通效率。按照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粮食市场和物流体系仍比较滞后。粮食市场体系方面,一是市场主体发育很不充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尚未完成,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单户农民粮食种植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多数个体、民营和股份制等市场主体经营规模和业务量较小,迫切呼唤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应运而生。二是各类市场发展不完善。粮食市场网络不健全,市场交易不规范,管理水平较差,硬件设施落后;市场经营方式不适应需要,服务功能不强。以电子商务和期货为代表的现代交易方式发展缓慢,发现价格、规避风险、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受到制约。
     粮食物流体系方面,我国粮食主产区集中于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销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呈错位分布。一方面,我国商品粮输出地趋于集中,目前能够调出粮食的省份较过去有大幅度减少,存在缺口的地区仍在扩大;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增加又推动城市和销区对商品粮的需求,这就造成平衡区域间粮食供求的压力增加。但由于粮食流通手段整体比较落后,粮食“散存、散储、散运、散卸”技术应用水平不高,这对粮食快速中转和供应能力构成障碍,并成为制约我国粮食综合供给能力的瓶颈。
     第四,国际市场的影响日益深刻。我国自加入WTO以来,与全球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与国际粮食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这不仅表现在国际市场的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程度日益加深,而且跨国粮商对国内粮食产业链条渗入的步伐正在加快。
     第五,对粮食宏观调控提出新的要求。粮食安全是政府优先考虑的目标之一,粮食安全的责任也在政府。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不容出现大起大落和大的闪失,必须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对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缺陷加以纠偏和校正。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什么导向,给农民什么信号,将从根本上决定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状况的走向。
     当前,我国粮食宏观调控面临新的形势要求,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粮食市场“浅池化”增加了调控压力。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储备体系建设,中央和地方两级储备不断充实。但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企业商业周转库存和农户存粮量有所减少。原本作为缓冲力量的贸易粮、周转粮变得有些单薄,出现粮食市场“浅池化”现象,加剧了市场出现波动的风险。二是在紧平衡条件下实施调控。在紧平衡条件下,粮食安全、市场稳定和农民利益可以得到兼顾,但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也会绷得较紧,由于替代性导致的品种间相互牵动作用相应增大,势必对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要求。三是更加强调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在开放、统一的市场条件下,宏观调控必须综合考虑在生产、储备、加工、消费、进出口等环节的后续效应和政策协调,发挥“组合拳”的作用。四是调控重点由总量平衡向结构平衡转变。结构平衡既包括品种结构平衡,也包括区域分布平衡,目标是提高粮食综合供给能力,要特别关注那些潜在的可能打破平衡的因素,及早制定应对之策。
     拓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思路
     以更宽广的思路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粮食安全绝不是单纯的粮食生产或流通问题,而是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制度安排乃至全球经济密切相关。尽管粮食安全的基础在农业,然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超越农业、以更宽广的视野加以统筹和规划。中央提出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而且要突破传统种养业的局限,贯通生产资料、粮食精深加工、物流、技术和信息服务等二、三产业,运用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提升农业,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使之更加广泛地参与社会化分工,从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面对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农民不可能都去种粮,也不可能都通过种粮致富。要从根本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通过现代农业这个抓手,以“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带动农村”的新思路,扎实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更宽广的思路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大范围市场粮价波动以及突发事件等紧急状况,粮食应急动用必须突出一个“快”字。为此,要进一步提高粮食宏观调控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使国家牢牢把握处置紧急事件的主动权。要统筹粮食生产、消费、库存及进出口各环节,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预报系统,加强各项调控措施的衔接和配合,为宏观调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要加强对粮食加工和消费的产业保护和引导。我国粮食产业虽是一个弱势产业,却关系国计民生,应当避免粮食产业的关键领域被外资垄断控制,要及时制定确保我国粮食产业健康发展的扶持政策,有步骤、有策略地对国内粮食产业、市场实施保护。在引导粮食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应当关注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产能过度扩张的问题。解决能源安全,不应该、也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目前一些国家不遗余力地推广使用玉米燃料乙醇替代石油,而其用意不仅在扩大本国能源供给,更意在增强反制石油输出国的手段,增加谈判的筹码,并为本国玉米占领国际市场铺平道路。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不可盲动盲从。要建立粮食安全影响评价制度,对深加工项目消耗粮食、占用土地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专项评审,鼓励发展非粮、非占用耕地的深加工项目,努力实现粮食生产和工业发展互相支持、相互促进的双赢局面。
     以更宽广的思路建立国家储备和进出口相结合的机制。粮食储备与粮食进出口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支柱,不能分离,更不可偏废。纵观国际形势,即便有了购买力,我们也不能完全靠进口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从我国在原油、铁矿石等重要工业产品的国际贸易实践看,任何国家都会从本国利益最大化出发,不会轻易放弃在战略资源方面的主导权和控制权。在任何时候,保持足够的储备以备不测之需都至关重要。同时,大宗农产品的进出口必须与粮食安全的要求相结合,避免出现国内粮食供求趋紧的时候却大量出口粮食的情况。储备应当和进出口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充分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中央储备粮“蓄水池”和“缓冲区”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粮食安全。
    文章出处:农博网
    

Tags:林军,现阶段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