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常青:践行发展新理念 开创“三农”新天地 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2016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引领农业现代化
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引领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重大贡献。“十三五”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发展新理念,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激发农业发展的内在活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已从过去的供需紧张状态转向紧平衡状态,但部分农产品结构性供给过剩,农业生产出现粮食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状况。这是农业结构性供给不合理、竞争力不强,以及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低的结果。
此次会议提出,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且提出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对这三项任务,会议的基调是要高度重视,并分别提出对策。如去库存,要求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降成本,要求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补短板,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对人口大国而言,一定规模的粮食储备必不可少,但如果库存过多,就会影响粮价的合理走势,而超量的存储规模还会加重财政负担。当前,生产成本高企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一大顽疾,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粮价倒挂形势,长此以往将危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仍存在一定差距,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农业要强,短板必须补齐。
因此,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切中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拓展粮食安全内涵
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今后,应拓展粮食安全的内涵,增进对食物安全的理解。要根据市场供需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价格是调节农产品供求最有效的手段。此次会议提出,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目前,我国对稻谷、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制度,同时开展对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这些政策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变化,现行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进一步增强农业活力,发挥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2016 年和“十三五”时期,要把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如果市价过低,政府可采取适当直接补贴农民的政策。
农业是基础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难题,需要财政的有力支持。本次会议强调,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表明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各级财政一直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重点支持,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
但资金使用存在多头管理、“撒胡椒面”等问题,支农效率有待提高。此次会议提出,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根据会议精神,下一步财政支农将在优化存量上做文章,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涉农项目、涉农资金有望进一步整合,合力解决“三农”薄弱环节。
文章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Tags:任常青,践行发展新理念,开创“三农”新天地,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