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杜志雄:"新农人"代表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1月11日,围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和"新农人"的问题,南方农村报记者专访了这方面的权威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志雄。
    ●生态农业在生态文明中处于核心位置。
    ●中国农业到了不得不转型、不得不走生态有机农业发展道路的时候。
    ●作为一个整体,新农人是最早一批具有"生态自觉"的人,是我国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先锋。
    ●我国也应设立"生态(有机)农业国家奖",表彰政府和个人、公司以及相关区域在推进生态有机农业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
    
    杜志雄说,解决中国农业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保障数量同时保障质量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强化。
    □ 王伟正摄
    观点1:断裂国家层面生态农业发展停滞
    南方农村报(以下简称南农):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被置于突出地位,引人瞩目。生态农业与生态文明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杜志雄: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中一个很重要的产业体现,在生态文明中处于核心位置。这是因为农业依赖于生态和环境,同时农业又为生态环境提供支撑作用。
    南农:我国生态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杜志雄:生态农业是欧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石油农业后兴起的一个新的发展思潮和行动。在石油农业的破坏性影响还不是十分严重的七十年代末,中国就很快引入了生态农业概念。总体上看,我国生态农业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主要是引入和讨论生态农业的理念,并在一些地方开展小规模试验。这是与国际大环境同步的。第二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政府开始了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行动,主要是建立生态村和生态农场,并对生态技术和工程开展研究。第三阶段是90年代初至2002年,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行动规模和范围增大,在全国建立了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并对生态技术和生态工程开展研究。但2002年后,政府主导的生态农业发展专门行动如生态农业试点示范没再继续下去。在2002年的机构改革中,主导生态农业发展的农业部环保能源司被撤销,并入科技教育司,导致在国家层面,生态农业的行动出现缺位。
    南农:这是否意味着2002年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停滞了?
    杜志雄:虽然缺乏了政府主导部门和整体部署,但农业部、科技部、环保部、发改委等相关政府部门,还是开展了一些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工作和行动。比如支持沼气项目,促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及认证工作等。
    
    观点2:转型生态农业是必由之路
    南农:我国生态农业经过几十年发展,目前处于怎样的状态?
    杜志雄:总体上看,中国生态农业在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有一定发展,特别是相关政府行动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以往主要还是以政府部门推动为主,缺少农人的真正参与,最近一段时间,有限的政府行动也处于停滞状态。
    生态农业首先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有利于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其次,运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应该是优良、无害的。
    但是我们遗憾地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系统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二是土壤肥力在不断下降。绝大多数农民不用有机肥,即使有,也考虑到要花费人工等费用,而不愿意用。同时,土地污染严重。
    除此之外,地下水严重超采、化学品过量低效使用(农药化肥和薄膜)、农地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等问题都比较突出。由此导致在田地里已经很难挖出几条蚯蚓。因此我们的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状况难尽如人意也就一点也不稀奇了!
    所以,中国农业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不得不走生态有机农业发展道路的时候!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辉煌灿烂以及引入生态农业概念和理念视角看,我们在发展生态农业上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观点3:出路做好农业转型顶层设计
    南农: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杜志雄:如同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一样,中国农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必须深化改革、调整发展思路的"深水区".近年来,水土资源日益紧缺、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食品安全"四面救急"的局面更是在倒逼中国农业转型发展。可以说,中国农业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农业与环境的协调问题、是保障数量同时保障质量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强化。发展生态农业除了要政府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特别农人的共同参与。
    南农: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生态农业,我们需要做什么?
    杜志雄: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生态农业已不能寄希望于局部修修补补,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做出农业转型顶层设计,并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和政策作出规划。其中尤其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制定农业环境保护法或生态有机农业法;官产学研协力,为生态和有机农业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调整现行国家农补政策,取消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补贴政策,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补贴体系;完善生态农业农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降低认证成本;强化产品质量监控防止劣币驱逐良币,鼓励发展有机农业;在区域层次对农业和环境进行整体治理和生态恢复;建立土壤、水体、大气监测网络,及时发布农业生态环境状况预警等。
    更重要的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所有行动和措施均需有农业生产者自下而上的行动与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相配合!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正在从事生态有机农业生产的新农民群体——所谓的"新农人"——的事业和追求对于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观点4:生力军"新农人"之路比较艰辛
    南农:什么是新农人,他们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杜志雄:我曾经把新农人定义为"区别于传统小农的生产流通方式,以全新现代经营理念参与农林牧渔全产业链的自然人和法人".这是一个泛概念。现在关于新农人的界定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对他们的界定可以从来源、进入的领域、产品和服务的类型等角度来进行。
    怎么界定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问题是,那些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的新农人,绝大多数都选择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产品质量也是优于传统农业。从这个意义上看,我有个说法:作为一个整体,新农人是最早一批具有"生态自觉"的人,是我国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先锋。新农人因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担当精神、对产品质量的负责精神,决定了他们是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因此,我一直非常珍视和尊重新农人的实践。
    南农:我国新农人当前发展状态如何?
    杜志雄:去年,我们新农人观察小组成员对新农人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发现新农人之路的艰辛还是出人意料的。在一些地方,他们没有得到重视和尊重,很少有新农人获得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甚至很少有机会参加政府系统的各种培训,在融资、产品认证、品牌建设等方面也很少得到支持。同时,一些新农人由于此前对农业很陌生,对生态农业的基础知识和国家政策还缺乏深入理解,加强学习、完善自身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观点5:支持让"新农人"无后顾之忧
    南农:您认为该如何让新农人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杜志雄:尽管前路漫漫,尽管新农人还存在上述种种难题,但我坚信这群有知识、有信仰、有热情、有担当的新农人一定能创出一片天地。其实,我看重新农人,并不是在于他们能为自身创造多大的产值,最重要的是他们使用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理念和技术从事农业,他们是生态农业实实在在的行动者。
    我认为,新农人作为生态农业的实践者,代表着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他们正在做的也就是国家和全社会都希望做的事,只不过他们先行了一步。所以,政府和社会都应该理解、关心、信任和支持新农人。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创造条件,率先让新农人获得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新农人的"四者"——农业劳动者、投资者、经营者以及双重正外部性提供者——特征更加明显,理应获得劳动报酬、投资报偿、经营回报和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的补偿。
    南农:我国政府应该给予新农人的发展提供怎样的支持?
    杜志雄:在韩国,有一个"韩国有机农业总统奖".受此启发,我呼吁我国也设立"生态(有机)农业国家奖",表彰政府和个人、公司以及相关区域在推进生态有机农业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同时,政府(尤其是县级以下政府)要特别重视新农人的作用,把其行动纳入国家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行动中,并纳入中国农业新型经营体系的构建进程中,容许他们承担政府相关生态农业项目,让其享受到针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经营主体的政策优惠等。
    文章出处:南方农村报
    

Tags:杜志雄,新农人代表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