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孙若梅:小额信贷能否瞄准最贫困户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问题的提出
    小额信贷机构,往往将其扶贫的宗旨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只是假设而不能对决策产生直接影响,结果往往是出现瞄准贫困目标的偏离,即不能瞄准到最贫困户。要实现扶贫的宗旨,需要清晰地刻画出如何将这一社会使命转化为行动,但遗憾的是,到目前却只有很少的机构能够做到这一点。
    近年来,随着小额信贷的发展,关于瞄准贫困的一些研究已经显示,小额信贷能够改善最贫困户的社会经济状况。与此同时,存在两个普遍性问题:第一,如果不通过适宜的产品设计和寻找到达最贫困户的特殊途径,即便是设计良好的小额信贷项目也不可能对最贫困人口有正面影响。经验表明,除非有瞄准工具,否则最贫困户往往被遗漏。第二,有强烈的趋势移动到上层客户,而很少关注穷人的需要,最终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最贫困户的比例逐渐减少。
    二、实证的结论
    1.国外的数据。孟加拉国是小额信贷扶贫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近30年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有对孟加拉国的小额信贷、特别是以帮助穷人为宗旨的“乡村银行”也不能到达最贫困户的批评。
    对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早期的研究发现,在1988年GB的成员中,有43%收入高于那些生活在非“乡村银行”村庄对照组的人口。2001年世界银行对孟加拉国的研究结果是:在1991/1992年和1998/1999年的两次调查中,小额信贷参与者的人均收入、人均支出和家庭净资产都比非参与者要好些。参与家庭的贫困发生率1998/1999年低于1991/1992年,而且在两个阶段都低于非参与家庭。在合格的家庭中,项目的参与率1991/1992年是29%,1998/1999年是46%。孟加拉小额信贷瞄准偏差的程度保持常数———来自非瞄准家庭的项目借款人1991/1992年是23%,1998/1999年是25%。Khandker通过对各种类型家庭回归分析发现,那些有资源的穷人,包括拥有土地少和受过正规教育少的家庭,确实参加了小额信贷项目。土地占有每增加10%,参加小额信贷的家庭就会减少1%,贷款总额减少6%;另外,女性受教育每增加一年,小额信贷参加者就会减少1.5%。男性受教育程度提高也会减少其对小额信贷的参与。这条信息支持这样的观点:孟加拉国的穷人确实参加了小额信贷项目。
    对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小额信贷的影响评价研究结论:第一,将调查者按基本融资来源分组时,以收入和财产衡量,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的常规贷款户都比其他被调查者相对富裕些;第二,有参加小额信贷的个体工商户,他们与从未使用过乡村信贷部贷款的被调查者之间的差异巨大,后者更多的户主是女性、寡妇、60岁以上、没有受完小学教育、不能讲印度尼西亚语。
    对玻利维亚5个小额信贷机构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这5个机构扶助最多不是最贫困户,而是刚刚到贫困线以上和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并且,小组贷款到达最贫困的程度比个人贷款好些。5个借贷机构共有52000多名贷户,他们中4500名为最贫困户,占8.65%。
    对东非13个小额信贷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额信贷的大多数客户不是穷人,也不是富人。大多数是那些解决基本温饱、得到初级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有一定资产的家庭。这组客户是“适宜的群体”。他们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一定的生计来源多样性,即使他们遇到小的危机,也能够应对定期的还款。
    2.我国的数据。对贵州省草海项目村寨基金项目的调查结论是:小组成员户的人均纯收入,是非成员户的1.7倍;成员户的人均家庭财产,比非成员户高出43%。其中任何一类财产(包括耐用消费品、固定资产、房产和牲畜),成员户都高于非成员户。这一情况表明,村寨基金项目的参与者,在当地是属于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好的农户。利用收集的项目开始前,有关农户的家庭财产情况,得到的比较分析数据是:村寨基金小组成员户,比非成员户的家庭财产总值高53%。其中,耐用消费品高84%,固定资产高69.7%,房产多51.4%。这一情况说明,村寨基金项目的成员户经济状况好于非成员户,并不是由于参加项目造成的。而是原来他们的经济状况就比较好,表明村寨基金项目瞄准的并不是农村中最贫困的家庭。
    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合作社的河北易县和河南省南召县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样本农户2002年人均纯收入,易县和南召分别为2342元和1590元。观察各组样本收入水平,可以发现:从未贷款户(未贷户)的人均纯收入均值和中值都低于总体平均水平,而贷款组的人均纯收入均值和中值高于非贷款组。
    为了进一步揭示出扶贫社瞄准的主要收入群体,采用将总样本进行三分位分组和五分位分组的方法。这样便可以得到相对应的三分位和五分位点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值,然后分别计算位于各收入段的贷款组和非贷款占各自总样本的百分比。
    由三分位分组可以发现,(1)易县贷款户分布在中间1/3组的比例较高,非贷款户分布在最低1/3的比例较高;(2)南召贷款户则主要分布在中间1/3组和最高1/3组,而非贷款户的半数分布在最低收入组。
    由五分位分组可以发现:(1)易县瞄准当地第三和第四个1/5收入组的比例高;(2)南召则是瞄准当地第三、第四和最高收入组的比例高。但需要指出的是,易县和南召的收入标准不同。
    因此可以判断,扶贫社小额信贷主要服务于当地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农户,同时,也可服务于从最低到最高每个收入组的农户,而不是专门瞄准贫困人群,或者说没有实现以最贫困户(例如,收入最低的1/5收入农户)为主要瞄准对象。瞄准的区间与总体样本的收入分布有一致性,即瞄准的贫困程度与当地收入水平和收入分布相关。
    三、影响的因素
    导致大多数小额信贷机构没有实现瞄准最贫困户目标的因素有两个:瞄准的方法和机构增长的压力。
    1.瞄准方法。大多数小额贷款是一种小组联保自瞄准,小组模式是降低穷人进入信贷市场门槛的创新,是通过有信贷需求的穷人寻找其他相似的邻里组成还贷责任小组,缓解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和降低风险。这里隐含的充分条件是:有足够多的、相似的穷人,居住在同一个村庄;否则组成小组便成为限制最低层农户进入小额信贷市场的另一道高门槛,分散的最贫困户支付不起相应的交易成本。所以,覆盖贫困的程度与当地绝对贫困人口密度相关,特别是在绝对贫困人口密度已经相当低的农村,小组模式不但自动瞄准不到最贫困户,相反,遇到了与正规金融在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开展业务时同样的困境:难以同时实现控制风险、降低客户交易成本和弥补机构的高操作成本。
    2.增长的压力。小额信贷机构在承诺实现扶贫目标的同时,需要实现自负盈亏和可持续发展,这样他们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压力,来自以下三方面。首先,他们需要增长实现覆盖面规模,但这不等同于覆盖贫困人群;第二,他们需要增长实现操作上的规模经济,以达到金融自负盈亏的目标;第三,捐助者的资金是非常有限,为了增长需要得到商业资金。此时,小额信贷的瞄准就成为了是否到达需要贷款和值得信贷的穷人,而非到达最贫困户,以平衡机构生存和增长的压力。
    由此可见,小额信贷为穷人提供了一种平等进入信贷市场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必然瞄准最贫困户,因为小额信贷机构是在追求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实现瞄准贫困,本质上是市场的自瞄准过程,是在追求效率中兼顾公平目标;而瞄准最贫困户,则是追求公平目标中兼顾效率,这对小额信贷机构意味着需要专门的瞄准工具支付相应的成本。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Tags:孙若梅,小额信贷能否瞄准最贫困户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