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李成贵:政府、农民与社会协同建设新农村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自新农村建设展开以来,各方面人士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说法纷然杂陈、俯拾皆是。其中,对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农民和社会的角色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也很不相同,需要加以澄清。
    第一,政府是投入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硬约束就是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根据我国的经济现状,在新农村建设的较长时期内,资金的主要来源要依靠国家实行支农的财政政策和利农的金融政策,需要国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业补贴和公共品,真正地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
    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各级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5.89%;农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这些数据说明,农业和农村还远远不能平等地分享国家的公共资源,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扭转,不仅无法建设新农村,而且城乡关系将更加失衡。
    在国际上,韩国在1971年发动了新村运动,它是从社区运行机制演变过来的,政府向每个村庄发放350多袋的水泥和半吨钢筋,让他们建设自己的社区。最后350袋水泥使得村民们有了极大的热情,村民们都开始投入到自行找到办法的项目当中。第二年,这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0年之后也就是1981年,统计结果显示,一共花费了72.0320亿美元,其中51%是政府投入,49%是社区人民的投入。韩国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第二,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一是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上什么样的项目,搞什么样的工程,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现实中,某个村庄内农民对优先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可能意见很不相同。我们曾经跟亚洲发展银行一起在贵州做项目,征求村民上什么项目,得到的回答的是,青年男女希望修路,以便于流动;成年农民希望修水渠,以便于发展农业生产;而农村家庭妇女则要求通电,以便于小孩晚上能够读书。最终上哪个项目,必须经过农民的充分讨论,确立优先顺序。
    二是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1979年,联合国及有关组织联合在罗马召开了“世界农村改革和发展大会”,通过了号称《农民宪章》的宣言,号召:“鼓励农民组织起来,以便通过其亲身的参与,开展自救活动”。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必须承担起建设自己家园的重任,通过以工代赈以及提供义务工、积累工等方式,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如果农民晒太阳,聊大天,“四个月种田,两个月过年,六个月耍钱”,而对村庄的公共事物熟视无睹,看着满街的污泥浊水粪土垃圾而不管,那么新农村建设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只有广大农民都积极行动起来,新农村建设才有望成功。所以,政府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必须引导和动员农民成为建设的主体,形成政府与农民良性互动的机制。农民的参与至少要经过四个阶段,即第一步从看不见到出现,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是旁观者,而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第二步从出现到给意见,对如何发展生产,改变自己村庄的处境发表意见,形成鼓励自己利用各种参与机会的态度;第三步从给意见到有主见,农民能够明确地意识到利益和问题的所在,对新农村建设有理性的认识和独立的见解;第四步从有主见到集体行动,即以共同的利益为纽带,以集体行动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中。
    第三,广泛动员和利用社会资源。要搞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除了政府的统筹安排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主要包括:(1)发挥出身农村进入城市的工作人员的作用。这些人本身就是一个联结城乡的桥梁。比如,出生贫困地区的本人常有一种感觉:“增加农民收入就是增加我的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就是减轻我的负担”。这是一种内在的文化因素,是一种血脉相通的联系,要善加利用,其勉之哉。(2)倡导、鼓励社会帮扶和捐助。比如,民盟与四川遂宁市长达20年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从1986年开始,多达300多位民盟专家深入遂宁考察、指导、培训、服务,引进项目、资金和先进技术,为川中丘陵地区的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路子,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特别是在民盟积极推动下而建成的黑龙凼水库,在今年库区民众抗击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3)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毕业后下乡就业服务,特别是到西部,到贫穷落后的地区去,要在政策上对他们给予保障和优惠。(4)搞好村企合作。韩国最近搞一个企业帮扶一个村庄的活动,在我国也要倡导村企合作,让企业的力量激活农村。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Tags:李成贵,政府、农民与社会协同建设新农村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