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任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http://www.newdu.com 2018/7/3 爱思想 任勇 参加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生态文明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的具体成果,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的具体部署。五大体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根本性对策体系。生态文化体系是基础,生态经济体系是关键,目标责任体系是抓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障,生态安全体系是底线。
    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价值观决定行为方式。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将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盲目“征服自然”价值观念。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化体系,要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之中,对不同的社会主体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基本要求。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主要是培育在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这一刚性约束下进行各项社会经济发展决策和管理的文化自觉。对于公众,在不断提高相关意识和认知的同时,要培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将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纳入学校常规教育体系之中。对于企业,重点是增强环境遵法守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出路。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有三个重点:一是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的前提下,调整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品结构,创新技术,提高生产领域的资源环境效率,实现产业生态化改造;二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实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三是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倒逼和引导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并通过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最终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内部和之间的循环链接。构建生态经济体系,要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是要让生态环境成为有价值的资源,与土地、技术等要素一样,成为现代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二是要建立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体系,使其进入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体系中,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变为可计量、可考核、可获得的“金山银山”。
    加快建立健全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我们下大力气保护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最终形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构建目标责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和优势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央环保督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肃问责追责等制度实践反复证明,只要各地区各部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只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为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只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只要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只要有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实现党和人民预期的目标。
    加快建立健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体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思路的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改革落实全面铺开。目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要重视补齐制度短板、提升治理能力、狠抓落地见效。 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建立健全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与政策导向。二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原则,建立健全一体化生态修复、保护和监管制度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治理的制度体系。四是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的行动制度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是生态安全的标志,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让中华大地上各类生态系统具有合理的规模、稳定的结构、良性的物质循环、丰富多样的生态服务功能。当前,我国仍处于环境风险高峰平台期,长期积累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高发频发。我国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一是降低生态系统退化风险,通过实施国土空间管制和生态红线制度、采取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措施,确保物种和各类生态系统的规模和结构的稳定,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水平。二是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风险,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作者: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

Tags:任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