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动力
近年来中央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乡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活、生态与生产“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三大战略重要衔接点。
打破单一依靠农业的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法稳表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居住条件,治理生态环境,美化生态景观,无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同地貌类型区域生态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一定要多样化,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条件、不同民风民俗,设计不同的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良对记者表示,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其内容包括生产和生活、物质和精神、经济和生态、民主和治理等。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对记者说,目前,乡村环境治理、公共空间建设,乡村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等都取得重要进展。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王景新表示,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转向“经略农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将进一步打破农村单一依靠农业的格局。
探索基于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
朱启臻表示,乡村有形和无形的、物质和精神的诸多要素交织在一起,表现出生产、生活、生态、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功能。要学会认识乡村,特别注意乡村的差异性和乡村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各地历史、环境、资源、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习俗、信仰和地方知识,构成中国优秀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
“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更多注重于外部环境改善和物质需求满足,相对忽视内在思想提升和精神需求满足。”罗必良表示,既有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强调建设资源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升级、村容村貌治理和教育资源完善等,但依托政府投入的外生式发展模式,可能引发各地资源竞争。他认为,要摆脱依赖政府的传统外生型建设模式,将重心转移至发掘本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方面的禀赋优势,积极引入企业家能力和资本,寻求基于地域特色的内生型发展模式。
于法稳认为,必须将“自上而下”的项目推动,转变为广大农村“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让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他建议,根据区域实际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动产业惠民,充分发挥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时,基层政府应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与农民一起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调动农民管理的积极性。
强化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研究
朱启臻表示,研究乡村,要努力挖掘乡村应有的价值,分析乡村价值存在于什么地方、以何种形式存在,分析乡村价值对当今社会发展的价值,以及保护、传承优秀乡村价值的途径和方法。
王景新从对不同时期“明星村”变迁或兴衰沉浮的研究中发现,乡村活力是推进乡村地域空间系统内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转化和进步的能力。激活并长久维持乡村活力是“明星村”崛起和持续的最重要的条件,也是美丽乡村建设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他表示,当今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汲取名村变迁的历史知识、经验和教训。从传统(古)村落兴衰更替中窥视和研判乡村的生命力;从中国历史名村的变迁中领悟村域持续发展的根基和条件。同时,还要研究如何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制定并提升其实施效应。
于法稳认为,要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展开深入的案例分析,就其中的重点展开深入分析并进行理论升华,尝试用新的视角、观点和方法来解析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进而形成理论创新。要强化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评价研究,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估工具等的理论和经验分析,以便为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考核和评价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理论方面,要厘定基本概念,梳理乡村建设的历史,分析乡村建设各阶段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对应关系,理清生态、生产、生活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政策方面,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政策性问题研究,从而有助于促进乡村可持续的内生性发展。(来源: 明海英 中国社会科学网)
Tags:培养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