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张红宇:粮食安全与农业风险管理

http://www.newdu.com 2020/7/27 爱思想 张红宇 参加讨论

    
    
    2020年注定是人类历史上难以忘却的一年。生存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再次摆在每个人的面前。发展很重要,但是活着更重要,而活着的前提是粮食安全。所以,我今天以粮食安全与农业风险管理为题,讲三个大的问题。
    第一
    粮食安全重在总量安全。
    改革开放42年,中国在多种农产品总量方面都取得了绝对的成就。有关数据我不再给大家重复。但是我以为在今天为什么特别强调总量安全,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粮食总量是满足我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多元化、高端化和、品牌化、差异化。换句话说,要吃得好,但吃得好绝对是我们在总量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吃得好。2019年中国粮食总量人均是474斤,我再跟大家讲,我们从1978年到2019年,中国人均的水果总量由1978年的不到6公斤到去年人均水果196公斤。从这个角度来看,粮食不仅解决了我们吃饱的问题,吃好也是同样得到了解决。与此同时,农业的新产业、新业态在不断地释放。观光旅游休闲、生态环境保护、互联网+,有的叫产业业态,有的叫做新产业。比如观光旅游休闲如果是产业的话,互联网+那就是作为业态。这些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功能释放都是建立在粮食总量得到满足的前提之下。这是第一。
    二是粮食总量决定了我们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底气。今年国际形势异常复杂,所以我们要坚守底线思维,从“六稳”到“六保”,到国际国内双循环。实现中央的要求,我以为总量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过去是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尽管我们可以在小麦、水稻以外的其他农产品,甚至包括资源性农产品,保持大出大进的前提下,小麦和水稻保97%以上的谷物基本自给,保99%以上的口粮基本自给,这个数据,我今天不再大家演示。所以,我们有底气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前提是总量安全。
    三是粮食总量安全决定了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基础。在国际风云变幻的背景之下,总书记反复叮嘱我们吃饭是大问题。我们的口粮、我们的粮食总量是安全的,我们现代化的进程不会因此而受到丝毫的影响。事实上,到了一个比较艰难的时候,中国只要有两件法宝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就可以迎刃而解。第一,粮食,特别是口粮,总量绝对安全的话,可以保证我们饿不死。第二,工业门类齐全,保证了我们发展好,只要这两件法宝保证在自己手里,我认为我们现代化进程、中国梦的实现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第二
    总量安全要抓根本
    怎样保证粮食的总量安全?42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反复告诉我们,一靠政策,二靠投入,同时我们要靠制度安排。各种激励因素,构成了我们总量安全的无限的推动力。但是今天我们要保证总量安全,我以为四个方面的积极因素。
    一是资源要素。资源要素三个方面:1、保证我们有足够的耕地。最近总书记还特别强调。2、保证我们有足够的面积。17.5亿亩,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播种面积,8亿亩口粮播种面积,这是必须要保证的。3、保后备资源。总书记在吉林看玉米生产、看黑土地保护,这类的举措,都是保后备资源。包括沙漠道、排水道,在这些地区的种植都是后备能力的强化,这是第一要素。
    二是科学基础。实际上,我们粮食总量能够获得基本的保障,取决于我们这么多年坚持生物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包括降耗技术。1、生物技术。杂交稻、杂交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特别是种业,改变了我们今天的命运。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1978年中国的粮食总量3.04亿吨,去年我们粮食总量6.64亿吨,粮食总量翻了一番,主要是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2、装备技术。装备技术今天不仅仅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问题,更是我们机械化,我们集约、节约生产,特别是做到颗粒归仓,都离不开装备。包括最近南方地区大水灾,我们抓住有利的时机,及时收割、及时烘干,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3、降耗技术。最低限度地节约用水、用肥、用药。比如2015年我们的化肥使用量高达6023万吨,去年减少到5404万吨,减少10%。同期,农药由150万吨下降到122万吨,减少了18%,这是最好的表现。4、信息技术。数字革命在中国的粮食总量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比如防虫、防灾,我们在第一时间最小范围可以做到精准采取相关措施,避免更多的问题。
    三是在人力资源方面。人是决定一切的。所以,《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强化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特别提出了粮食省长负责制。粮食省长负责制的核心是约束性指标。除了我们在培养和造就一批懂农业,“一懂两爱”的“三农”队伍以外,我们更要关注新型农民的健康成长。我们讲,有文化、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化农民培养,我认为有四个方面的精神,有爱国情怀、有工匠精神、有创新意识、有社会责任。晓华部长专门讲到新型经营主体。
    四是政策因素。说一千道一万,政策对粮食总量促进极为重大。这些政策,第一,表现为投入政策。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今年两会明确提出要干到8000万亩,一季500公斤,2季1000公斤,从这个角度来讲,高标准农田建设之日,也是我们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之时。第二,我们的价格政策,实际上对小麦和水稻的最低收购价,是引领其他农产品价格导向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在很大程度比补贴的意义要高得多。第三,聚焦,对粮食的包括各项补贴,比如农机购置补贴,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补贴。总而言之,通过四个方面积极因素的释放,我以为这就是保总量安全的根本问题。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最后一个问题,农业风险大有可为,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风险管理很有作用,而且意义重大。从广泛意义上来讲,我们一切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都可以理解为风险管理政策。所谓风险就是不确定性,而风险管理就是减少不确定性,并且把不确定性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最近在思考,与其我们过去狭隘地把包括保险、包括期货在内的这种风险管理工具,主要用于受损以后的补偿,能不能把相关的理念前置。换句话说,预防重于止损,或者叫重于减损,减少损失,至于止损。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三个问题需要抓。
    一是基础。减少损失的基础,什么基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各项政策出台的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在很大层面上可以防止涝灾、旱灾、虫灾、雹灾,如果这些都做好了,损失可以减少到最小的范围,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是基础设施。包括科学技术良种,同样种子可以产1000公斤,也可能产500斤。从这个角度来讲,基础建设非常重要。
    二是信息化。数字革命真的是改变了我们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如果我们善于运用数字技术,在很大层面上在第一时间,无论是发生自然灾害,还是市场灾害,都能够及时进行政策上的一些变动。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讲数字、讲信息,特别是对自然风险造成的影响,在未动知时发现问题,在发生以后最小层面上采取各种积极应对措施来克服它的相关影响。
    三是能力。风险管理最终取决于我们对风险怎么认识,怎么样强化相关的举措,这就是能力问题。过去我们对小生产更多地是通过保险这种政策工具来止损,来实现规模化的经营。仅仅是保险,甚至是再保险也是不够的,仅仅是保不完全成本,甚至保完全成本也是不够的。对企业化经营、对规模化经营来讲,一定要在保险的基础上加期货。在两个市场的背景之下,一定要抓贸易救济。这是我们怎样防止风险能力建设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一,风险预警的能力怎么样;第二出了险以后我们的赔偿能力怎么样;第三,风险管理的体制怎么样。林林总总,需要我们在座的做深度的问题研究。
    总而言之,产业安全重在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重在总量安全。
    作者系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农村研究院副院长,本文为作者在“2020中国三农发展大会”的发言。
    转自:中国农网

Tags:张红宇,粮食安全与农业风险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