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黄承梁: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属性和战略重点

http://www.newdu.com 2021/8/12 爱思想 黄承梁 参加讨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学说)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的自然辩证法。她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石,根植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土壤,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领导,以当今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新矛盾、新挑战、新趋势为实践和时代源泉,坚持历史和现实、时代和未来的统一,坚持美丽中国梦和美丽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形成了指导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思想遵循,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范式转型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面向“十四五”时期,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面向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在持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认知的基础上,着力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属性和战略重点,借以系统揭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脉络、发展走向,全面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持续抓好基于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人类历史的发展首先以自然的先在性为前提,而自然历史的发展又被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烙印。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把人化自然纳入人类社会历史之中,“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文明就能兴盛;反之,人类将遭受自然的惩罚,甚至是强烈的报复。回顾人类的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发源于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态稳定的大河流域。从水生态文明的视角看,人类文明史就是大河文明史,如世界四大古文明,两河流域孕育的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孕育的古印度文明、尼罗河孕育的古埃及文明,黄河流域孕育的中华文明。西亚最早文明的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居民为了耕地而毁灭了森林,渐为沙尘所掩埋,而成为不毛之地,自此文明不复;而我国古代辉煌的楼兰文明,曾经同样出现在水草丰美之地,因为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经济衰落,文明早已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就我国区域发展格局来说,著名的“胡焕庸线”东南方向43%的国土上却居住着全国94%的人口。一方面,东南方向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上限,另一方面,西北方向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从根本上仍然没有扭转过来,而且加剧了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直到今天,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向东、向南的态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这对包括黄河流域在内的整个西北、华北、黄河下游地区的发展,都带来了严峻挑战。
    必须善于从战略高度看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基于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向来对中国的山水建设有谋篇布局的大战略。他先后提出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提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对保护祁连山、保护秦岭做出重要论述和指示。其实质都是从“生态”与“文明”的战略视角,按主要矛盾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生态灾害。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秦岭考察时指出,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可以说,这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高度,深刻认识尊重生态自然环境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对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基本原理、社会发展历史客观规律等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体现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美丽中国为战略考量。我们必须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历史规律出发,深刻认识到让祖国的大山大河、锦绣山川永葆生机活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题中之义,是美丽中国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必须坚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的战略认知,抓好大江大河的保护,扎实推动大山大林的保护,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空间格局、区域格局真正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定不要再想着走老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思想最直接、最基础和最根本的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思想源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源于此。作为首要关注21世纪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人与自然具有同一性。自然是生命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内各物种彼此依赖、相互联系,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自然界单独存在。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相反,无视自然规律,人定胜天、无所不为、肆意妄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仅会遭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从根本上说,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对人类自身与自然的同一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其中一条,就是再也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只污染不治理”的老路。
    不能走老路,必须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同时必须看到,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存量特征十分明显,总体上显现出集中、高量、频发的态势,既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成为事关民生福祉、人民幸福的重大民生问题。持续加大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历史存量消化,确保不增量,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仍然很艰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仍然处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全部实现现代化,污染物新增量仍然十分突出。如何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如何统筹协调发展、稳定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依然考验着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智慧。中国革命事业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任何一个社会的转型都必须承受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阵痛。不能因为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波折,就要断送好不容易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绩以及人民关于绿色发展的思想共识,任由污染再发展下去。
    不能走老路,要善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历史老问题。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工业文明时代短短数百年间,人类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进程中,顾此失彼、急功近利,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最终带来系统性、区域性和全球性生态危机,欠下了巨大的生态债,在“污染—治理—污染”的恶性循环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如今整个人类社会正在饱尝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面向“十四五”,消化环境问题历史存量,就是要坚决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始终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发展主线。要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特别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倒逼机制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任务还远未完成。必须着眼“十四五”发展,以“产业生态化”为倒逼机制,继续向着绿色发展的新时代阔步前进。
    始终坚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念。党的十九大将“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了党代会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则在总纲中写入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这都标志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新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应然”和“时代必然”。从战略理念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或者说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之路,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蕴涵的生态美、转型美、竞合美之路,是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三生共赢”之路。从生态美的角度看,绿水青山代表自然生态,代表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从转型美的角度看,就是如何从经济增长以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毁坏为代价的老路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从竞合美的角度看,就是如何建立“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生态经济体系”的绿色发展之路。尽管这条道路要走半个世纪、一个世纪乃至更长时间,但这都标志着从“人类世”走向“生态纪元”时代的到来。
    守护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美”,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生命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绿水青山的基本属性和生态意义看,绿水青山本质上就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全力维护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就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整体到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辨证角度出发,揭示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各个生态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共生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思路也由此体现。
    长期以来,我们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够明确清晰,导致各个要素之间的资源产权归属不够清晰,部门职责也不明确,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的现象较为常见,导致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不明显。因此,必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是要求顶层设计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生态保护监管体制,对草原、森林、湿地、海洋、河流等所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所有保护区域进行整合,实施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理,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二是要求以系统工程和整体思维去寻求新的治理之道,全局贯彻系统工程思维,多点散发、整体施策、统筹兼顾,从各领域、多角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生态环境各要素和生态治理各环节,统筹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治草治沙多点成线、线面共进,统筹陆地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统筹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坚持专项治理与标本兼治,促进多地联动联控联治,全民全社会共同行动建设生态文明。
    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支撑
    城市化既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体现,也是工业文明的表征。以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为标志,铺天盖地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摩肩接踵,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但毫无疑问,当下许多地方的城市建设,正在失去中国文化的记忆,以及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从2020年初大规模暴发和蔓延的疫情,
        
    
    
    以及进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来看,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一方面,过度的城市化,摊大饼式一圈绕一圈的城市扩张模式,绿地极其有限的城市空间,拥挤不堪的道路交通,密不透风的城市地铁,都为有效防控疫情带来严峻挑战。城市周边甚至城市间较大程度失去“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功能,使城市应对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突发、重大公共风险事件的应急能力急遽下降。必须适时调整和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方案,提升城市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视。建设更加宜居生态的生态文明城市,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分重要和成体系的内容。早在2013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他就指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20年3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民防控疫情、全球同疫情严峻斗争的时期,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十四五”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持续推进,传统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效应,城市群崛起都将历史地改变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总格局;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理念、对美好生活的重新定义和认识,城市发展在整体上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城市化进程将放缓,大城市将面临迭代和创新,特别是将进入以“人民为中心”来评判城市竞争力的新阶段。必须持续深入地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城市建设实践之中,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加大“自然生态价值论”研究,为城市保留、培育和守护绿水青山,显著提升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城市韧性”。
    全面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绿色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在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向来对乡愁有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运用自如。2013年12月,他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谈到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时,先后引用了苏东坡“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毛泽东同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范仲淹“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以及沈从文《边城》《萧萧》中关于自然美景的描述。他说,搞新农村建设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
    必须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这即是说,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的我国乡村建设,要走向由“贫”变“兴”的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道路。如浙江安吉的余村就是这样一个观察窗口。对于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基础脆弱、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仍然相对贫困的地域和乡村,要通过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尽可能盘活、用足、用好各类资源,核心首先在于不能重新返贫。这里特别需要指出,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要绝对守住,只增不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尽管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整体可控,但这次疫情初期各国应对实践至少表明,现代化、全球化不是万能的。“人的命脉在田”,这是人民群众生存之基。其次是必须让绿水青山常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绿色化。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战略理念为指引,以良好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统筹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矛盾凸显,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产生的新的文明形态。我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倡者。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美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底色,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统筹发展。可以说,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天然的内在逻辑一致性。我们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价值观念的全方位变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方位、立体化、全过程的全面转型,是涵盖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的人类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是由工业文明范式向生态文明范式的全面转型。也基此于,既要从战略高度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更要以系统观念科学把握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深刻内涵。
    唯物史观强调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要义就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的深刻揭示。我们过去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在实践中,更多的是通过人的劳动去改造社会、发展生产、创造物质财富,还是延续了工业文明的旧逻辑,在“人定胜天”的框架下劳作,致使资源环境等问题形成了“越发展越破坏”的旧业态。与此同时,必须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自然辩证法既彰显着人类的价值,也不断地丈量着自然的生态价值。双向思考与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自在自然的价值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渐渐被赋予人化自然的价值,在整个过程中,人与自然始终是双向的,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人类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总结,寻求人与自然最和谐融洽的点,不断辩证提出发展的整体目标和对自然界认知的新观念,其中包括资源利用观、空间规划观、生态系统观、自然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观,等等。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就是在形成“越保护越发展”的闭合圈中,深刻揭示出作为人类更高发展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实质就是要不断解放生态生产力和发展绿色生产力。这一具有时代先驱性的论断,赋予生产力以绿色属性,从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上也具有了绿色的发展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重要组成,从根本上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今时代、当今世界的独特贡献,其适应新时代、契合新时代。我们必须从关系我国、关系百年发展之大变局的时代视角,更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技术的重大突破,发展生态产业化,夯实绿色国民经济的产业基础、经济基础。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着浑然一体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必须全面系统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属性。狭隘地、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仅仅理解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思潮的翻版,或者理解为一场环境运动,对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利。必须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的实践属性出发,牢牢把握“十四五”时期及至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重点,以实践的力量,既全面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不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世界做出贡献。
    黄承梁,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
    来源: 《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第13期

Tags:黄承梁,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属性和战略重点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