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关系党的工作重心、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的确定,关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落实。因此,对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及时判断和准确把握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始终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及时做出新的判断,既是创新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理论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依据,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依据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做出的新概括,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变化、特别是对我国社会供需现状和趋势的变化及时总结与思考的结果。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是次要矛盾。毛泽东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50、452页。)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也是由众多矛盾构成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其中关系全局、起着决定作用的就是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外在的具体表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变化,尤其是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转化。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81年以来正是改革开放大幅度推进的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18日。)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第一服务业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我国科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装备生产日益完善,生产力初步形成体系,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2.9%,已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农业现代化成果卓著。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810亿斤,比上年增产26亿斤;全国猪肉产量3717万吨,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513万吨和325万吨,全国禽肉产量为1323万吨,禽蛋产量2169万吨,从而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国家统计局:《关于2017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2017年7月13日。)近5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中国的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上年增长8.2%。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1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79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30元,增长9.8%。恩格尔系数为30.1%,处于相对富裕阶段。(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2月28日。)
总体来看,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已得到满足,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实现了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富足和生活幸福。这表明,“落后的社会生产”已得到根本改观,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已得到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人们只有在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向精神文化、社会尊重等高层次需求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可以化解原有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还提升了人们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层次,激发人们对于政治参与、公平公正、总体安全和生态保护等高层次的需要。如果生产发展状况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新的需求,就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也会随之发生转化。
事实也确是如此,通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属于较低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开始向高层次升级和扩展。这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的需求内容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和文化,也需要政治清明、法制健全、国防稳固、青山绿水的“美好生活”,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生态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概括起来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
尽管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首先,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现象。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居民收入不平衡,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赶不上城市和发达地区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同样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特大城市的收入较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收入较低。其次,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充分现象。当前,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也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目前是蛋糕已经做大,但是并没有达到“色香味形俱佳”的水平,蛋糕也没有分好。
正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精致化、高层次的需求还得不到充分满足,这样就形成了新的社会供需矛盾,由原来的“数量短缺型”的较低层级的供需矛盾转化为“优质不足型”的中高层级的供需矛盾。(陈晋:《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北京日报》2017年11月13日。)正是基于这种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认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