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围剿,滴滴会走向末路吗?
在2016年8月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一举将网约车市场份额提高到90%以上后,几乎所有人认为网约车市场尘埃落定,滴滴的大佬地位已然无法撼动。但互联网就是这样,当你越是认为不可能的时候,不可能的事就发生了。2017年美团大举进入网约车市场,3月27日阿里背景的高德以零佣金推出顺风车业务,至此,网约车市场已有滴滴出行、美团打车、高德、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易到用车、嘀嗒拼车、曹操专车等企业,又回到网约车市场发展之初群雄逐鹿的局面。3月21日美团在上海上线三日占当地市场份额就超过30%。据此有一种观点滑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在群雄围堵下,滴滴霸主地位将不保。
笔者以为,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美团难以撼动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地位。
第一,双边网络效应决定了撼动滴滴的市场地位难度很大。网约车市场是典型的双边市场,网约车平台一边连着车主和司机,一边连着乘客,成为双方需求撮合与交易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靠抽成获利。网约车平台对司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获得订单的难易程度,而抢单率又取决于使用该平台的乘客数量;网约车平台对乘客的价值取决于打车的难易程度,这又取决于使用该平台的司机数量。美团凭借免抽成(上海前2万名注册司机前3个月免抽成)、低佣金(8%,滴滴为20%)、保底(在上海承诺司机如果能够在6–24点期间在线满10小时并接够10单,可获得600元保底收入)、奖励(接单收入超过600元可获200元额外奖励)、对乘客减免(在上海每天前3单各免14块)、返券、邀请好友奖励等措施迅速吸引了一批司机和乘客,但是毕竟滴滴拥有更大的司机和乘客用户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线路优化等方面的经验。尽管在拥有一定数量的司机和乘客资源后,在一些区域和时点的抢单和打车体验可能会接近滴滴,但受到用户规模所限,在其他一些区域相较滴滴仍然会存在打车难、接单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下载美团的用户,他们依然会保留滴滴。
第二,用户的逐利性决定了负面新闻对滴滴的影响有限。“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滴滴之所以受到群雄围堵并被部分人看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滴滴在成为市场的实际垄断者后实施了忙时加价、收取高佣金等一系列“不得人心”的做法,近期又爆出“大数据杀熟”,时惹恼了司机和乘客。这种不满情绪给美团提供了进入市场的可乘之机,何况还有高强度的促销,更是可以吸引一部分司机和乘客安装、使用美团。但是消费者在利益面前是很容易健忘的,负面新闻很难“杀死”一家企业,只要有利益,用户很快就会转身回来。百度的“莆田医院”事件、携程的“搭售”丑闻都未对它们造成根本性损害。
第三,高强度的优惠、促销是难以长期持续的。2016年网约车市场的“分久必合”就是因为诸多投资方无法承受持续的巨额亏损,同理,滴滴涨价也是因为“价格战”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巨额亏损。滴滴在2015年一年就亏损122亿,2017年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亿至4亿美元。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长城战略咨询、中关村银行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滴滴出行的估值高达560亿美元,美团点评的估值只有300亿美元,相比之下,滴滴具有更强的价格战承受力。也许是深知“价格战”和补贴之苦,面对美团们的啧啧逼人之势,滴滴并未拿出有力的促销手段。但可以预料到的事,如果美团们真正动了滴滴的奶酪,滴滴一定会奋力反击,美团当下表现出来的市场份额增长趋势就会被遏制甚至出现份额的下降。
第四,网约车与美团现有业务的战略协同性差。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的原因之一是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美团外卖业务毛利很低,电影、旅行也远不如阿里、携程和飞猪,因为业务性质,美团的营业额随高于滴滴,但估值只有不到滴滴的一半,因此急需能够扩大收入、提高增值的增长点。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的另一个原因被认为是建立从打车到购物娱乐住宿的一条龙服务链。这一逻辑固然直观,从打车到看电影可以构成一条顺序的时间轴,但问题在于,购物、吃饭、看电影基本都是事先规划好的,这些活动并不需要使用同一家公司的打车服务,打车服务也不能给购物、吃饭、看电影带来太大的价值增值。也许打车APP与购物、吃饭、看电影的联系,是能给通过基于位置(目的地)能够推送一些广告,这种模式也只对冲动型的消费有效。因此,在当前的传统汽车时代,网约车很难与美团现有的业务实现高度的战略协同。同样,外卖与滴滴的网约车业务也基本是一杆子打不着,更多的也许是一种回击美团的一种策略吧。
综上,我们认为,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或许能够分到一杯羹,但是无法撼动滴滴老大的地位。更何况,二者后台都隐藏着小马哥这个大佬,他会看着自己的真金白银无限的花在已有的蛋糕上吗?——就在笔者写此文的同时收到推送消息“美团滴滴不打了”,二者决定坐下来闭门协商。
Tags:群雄围剿,滴滴会走向末路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