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农业与发展经济学 >> 正文

刘奇:四十年回眸看小岗

http://www.newdu.com 2021/2/18 爱思想 刘奇 参加讨论

    
    
    四十年多前, 小岗村1 8 个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策风险,签下的“秘密协定”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写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 也使小岗村由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一跃成为中国农村改革标志性村庄。他们“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方式,在中国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起了先锋和示范作用。回眸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小岗村为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从更深刻的层面、更广阔的视野深思。
    创建了一座精神高地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其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塑造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砥砺前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高地。如果说革命年代的精神高地是井冈山、延安,建设年代的精神高地是大寨、红旗渠,那么改革年代的精神高地就是小岗村。井冈山、延安彰显的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奉献精神,大寨、红旗渠彰显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小岗村彰显的则是敢闯敢试的改革创新精神。在小岗村这块精神高地的激励感召下,中国千千万万个村庄都打造成了“物质高地”。2017年,中国已有两个村的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一是山东的南山村,一是陕西的东岭村。东岭村是一个只有800原住民的小村子,2017年收入高达1330亿元。全国目前收入达500亿元以上的村约5个,收入50亿元以上的村多达200多个。小岗村虽然没能像那些成为“物质高地”的村一样在市场经济的风浪里一直遥遥领先、走在前列,但小岗村敢闯敢试敢担当的改革创新精神,始终是飘扬在那些物质高地的人们心中的闪光旗帜, 始终是激发他们一往无前、奋勇开拓的强劲动力。没有小岗精神的示范效应,就不可能有他们干事的胆略和气魄;没有小岗精神的引领激励,就不可能有他们今天的辉煌成就。小岗的改革创新精神不仅是这个时代的标志,她将永垂史册、永不过时、永远闪光,是我们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不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抑或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都必须以改革创新的小岗精神为指引, 去闯、去试、去探索、去开拓,以“敢为天下先”的气度、胆识和担当开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
    解决了一个世代难题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农民吃不上饭的时候可以说是几乎年年发生,即使在那“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也难以避免。因为自然灾害在那个年代是无可抗拒的,一旦发生,需要救济,由于交通通讯的限制,消息传到朝廷要开仓放粮,需要十天半月,再传回又要十天半月,饥民只能引颈以待。因此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温饱问题无时无刻不困扰着我们的民族,历朝历代从未走出这个怪圈。即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二十多年里,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探索,试图结束这种局面,但由于制度设置等原因均未奏效。从1957年到1977年,农业劳动力人均生产粮食由1030公斤下降到962 公斤,减少36.7%;到1978年,全国550多个生产队平均固定资产总额不足万元,有些甚至连简单的再生产都无法维持,农民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人均收入仅增长了60元左右;从1952年到1978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了3.4%。在这种背景下, 一些地方的农民开始悄无声息地寻找新的出路, 小岗村的探索逐步得到中央政府的认可。1 9 80 年底, 全国实行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的生产队由年初的1.1%猛增到20%,198 3 年又猛增到80%。到1984 年改革的头六年里,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3.6%,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40731万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中国人今天已经彻底摆脱了几千年来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困境。我们坚信,只要按照中央部署,始终坚持小岗人探索的这一基本经营制度不变,中国人将永远告别“不足温饱”这个世代难题。
    探索了一条发展道路
    马克思创造了共产主义的公有制理论,在传统观念里,公有制就是计划经济,私有制就是市场经济。其实在私有制国家里也有高度计划的成分,那么公有制国家里当然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的手段。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一语道破: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由此诞生。小岗村的家庭承包经营,实质上就是在保持集体产权不变的前提下,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承包经营权,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由原来生产队集中决策、集体经营变成分户决策、分户经营, 这样既保持了公有制的所有权不变,又引入了市场经济的运作法则,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风险。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多种形式的公有制,对不同形式的公有制在实现形式上都有过各自的探索。国有企业的创始人管仲,在盐铁国家专营问题上,不是全面垄断,把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死死捆在一起,由国家按计划管理,而是放开生产端, 充分发挥民间力量, 让会晒盐的人到盐场去自由晒盐, 会炼铁的人到矿山去自由炼铁, 把晒好的盐、炼好的铁再卖给国家,由国家统一经营。近现代以来,巴黎公社的公有制、以色列基布兹的公有制等等在实现形式上都有过各自的特色探索。这些都充分说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能教条、不能僵化、不能单一,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小岗村的创新改革,从微观上看,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探索实践;从中观上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从宏观上看,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实践。其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实践本身,她代表的是路径、是方向、是前途。她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启迪更是深刻的、广博的。
    揭示了一个农业规律
    以家庭经营为主体,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制度,农业大田作物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奴隶社会,奴隶主不论有多少奴隶,农业生产的经营决策都在奴隶主家庭。封建社会,地主不论雇多少长工,经营决策同样在地主家庭。资本主义为了适应工业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上创造了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同样以家庭为核心。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想打破这一规律,推行集体农庄,结果每况愈下, 难以为继。中国学习前苏联搞了个“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最后也因经营惨淡而寿终正寝。而小岗村的创举就是遵循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让农业回归家庭经营。农业的这一规律,是由其自身特征决定的,与工业生产相比,它不可搬移,庄稼种在哪儿就只能在哪儿生长,工业品则可随时移动;不可间断,24小时都要保持营养供给,工业品则可随时停工续工;不可倒序,先下种子然后长出幼苗,工业品各零部件生产则不论先后,最后可统一组装;是活的生命体,必须用心呵护,工业品则无生命;需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工业品则只需要遵循经济规律;成果最终一次性显现,生产过程各环节无法单独检验成果,工业品各生产环节则可分开检测。基于这些特征,农业生产复杂的过程要想像工业那样实施全程监测,其代价和成本会高得无法承受,因此必须有一个最佳利益共同体实施经营,只有家庭这个共同体的所有成员能够不讲价钱不计报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农业选择家庭经营的本质规律正在于此。小岗的实践再次证明,规律只能认识、只能把握,是不可打破的。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运动,时间最长者也难过“不惑”, 管仲改革成就齐桓公霸主地位36 年,商鞅变法仅6年,王莽改制约9年,张居正改革推行10年,北魏孝文帝汉化改制前后11年,王安石变法14年,而戊戌变法仅维持百日。小岗人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至今已施行40年,并且已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法律,长期坚持。这是其旺盛生命力的充分体现。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9年

Tags:刘奇,四十年回眸看小岗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