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汤柳:中国与中东欧的金融合作(9月26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17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佚名 参加讨论

    近年来,中东欧地区经济增长较快,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一带一路”倡议将中东欧国家纳入沿线合作范畴,使得该地区正在成为我国在欧洲“次区域”合作的重点;中国-中东欧国家的“16+1合作”,正在成为中欧关系新的发展方向。加快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投资与金融服务的全面合作,将有助于改变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存在的区域失衡现象,并进一步推动全球治理的改革。
    中国与中东欧的金融合作现状
    政策沟通与合作机制不断丰富。随着“16+1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政策沟通机制正在日趋完善。目前,除了“国家协调员会议”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日常管理机构以外,双方之间还建立了国家领导人会晤、部长级会议等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商讨贸易、金融、文化等多方事宜。此外,在货币合作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央行、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分别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监管合作方面,中国银监会已经与波兰、匈牙利、捷克等主要中东欧国家签署了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和监管合作协议。
    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合作。目前,双方主要的大型合作项目多集中于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如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多瑙河大桥、马其顿新高速公路等。与此同时,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潜力行业的投融资合作也逐步展开。例如,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100亿美元专项贷款;国家开发银行向匈提供10亿欧元专项贷款;以中国进出口银行、匈牙利进出口银行为主要合伙人的“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开始启动二期;工商银行拟投资设立中东欧金融公司,并牵头设立市场化基金;波兰也加入亚投行参与开发性资金运作。
    双方金融联系逐步加深。在直接投资方面,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 2014年中国在中东欧的投资存量约17亿美元(该统计数据未包括中国通过西欧国家对中东欧的投资,因此实际投资总额应大于该数字),比2006年增长了7倍。这些投资资金主要投向了匈牙利、波兰、捷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斯洛伐克六国。为了增加投资的成功率,兼并收购或股权投资是我国在中东欧乃至整个欧洲的主要直接投资方式。在金融机构层面,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在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家开设分行;中国银联已在捷克展开业务;中国工商银行与波兰国家开发银行等签署合作协议,在互联网金融、PPP融资等方面展开金融创新服务;捷克PPF金融集团作为首家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启动在华业务。
    中国与中东欧的金融合作机遇
    经贸发展将推动深层次的金融合作。中国与中东欧的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双方具有“双赢”的合作条件。在双边贸易方面,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商品贸易额为56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3倍。其中,主要的贸易伙伴依次是波兰、捷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中国在机械与运输设备、制成品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中东欧国家的饮料烟草等农产品行业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在直接投资方面,中国由于长期贸易顺差形成的资金积累以及“走出去”战略的推进,需要选择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中东欧国家。中东欧国家的公共部门投资率相对较低,也迫切需要外资支持。除了近年来基础设施投资以外,中国在中东欧的资金主要流向汽车、制造业和轻工业,这有助于实现过剩产能的转移。从全球化生产与贸易的角度来看,目前,中东欧国家主要通过对欧元区的出口参与全球生产,并处于比较低端的环节。从长期来看,后者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区域价值链,才能实现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之下,“一带一路”为中东欧国家提供了向东延展区域价值链的机会。
    中东欧与中国全面合作的意识逐步增强。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令中东欧国家认识到,除了欧美国家之外,他们需要来自亚洲的力量来平衡区域利益。一方面,欧债危机使得中东欧国家意识到过度依赖西欧国家具有严重的脆弱性,中东欧国家对于欧盟未来前景存在悲观情绪。例如,较之2004~2008年,2009~2013年,中东欧从西欧国家获得的资金下降了12%,就业率也随之下降了30%。另一方面,中东欧对欧美签署TTIP存在反对意见。反对人士认为,TTIP并不能增加美国在中东欧的投资,反而给予美国更多的投资裁决权,从而削减本国政府对资金用途的支配能力。上述外部因素促使中东欧国家对华政策向务实的经济外交转变。
    欧元地位的下降为人民币进入中东欧市场提供机遇。在国家层面,中东欧国家发现欧盟内部成员之间的经济鸿沟难以逾越,“双速欧洲”问题始终存在,多国政府也明确表示不急于加入欧元区。在货币信心方面,欧债危机使得欧元在中东欧国家的地位降至历史最低。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捷克公民对欧元的信任度甚至下降至本国货币之下。在货币的使用方面,除了欧元以外,中东欧国家存在货币多元化的格局。例如,在捷克、波兰、匈牙利等主要的中东欧国家,银行部门存贷款的欧元化程度并不高,从而为人民币的使用提供可能。
    中国与中东欧金融合作面临的挑战
    从贸易投资规模来看,双方金融合作基础较弱。一方面,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具有规模小、失衡严重的特点。目前,与中东欧的贸易额不足我国与欧洲国家贸易总额的十分之一,双方的贸易依存度较低;此外,中国对中东欧的贸易长期保持着较高的净顺差,出口总额占全部贸易总额的75%左右。另一方面,中国与中东欧投资存在规模小、波动性较大的特点。中国在中东欧的直接投资仅占对欧洲国家直接投资存量的2%,投资增速也远不及对整个欧洲地区的投资增速,而中东欧对华直接投资更是有限。欧债危机之后,中国开始在中东欧进行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和开展企业并购,推动直接投资一度呈现大幅上升,但尚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
    中东欧各国经济差异较大,中国与之开展金融合作需要因国施策。中东欧国家包括中欧、东南欧和波罗的海三个次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投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金融服务需要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中欧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增长迅速,投资环境和工业发展较好,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于欧洲结构基金,它们更加关注如何扩大贸易融资、绿地投资领域的金融服务合作;而东南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和宗教问题复杂,投资环境较差,金融合作的重点应当落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
    中国与欧盟的金融合作成为掣肘。首先,中东欧金融业严重依赖欧盟。中东欧与欧元区国家通过贸易、投资和信贷已经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仅西欧国家在中东欧直接投资存量这一项,便占据后者投资输入总量的70%;由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在中东欧成立的外资银行更是占据了中东欧银行体系资产的80%,西欧银行的信贷供给比本国银行的资金支持重要得多。其次,中东欧资本市场与欧美资本市场已经启动一体化进程。例如,最大的华沙证券交易所已与纽约证券交易所达成协议,加入跨大西洋股票交易市场,发行股票可以在纽约交易所和泛欧交易所挂牌上市。最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投资与金融合作需要面对复杂的法律体系。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已经加入欧盟,随着欧盟权利的扩大,适用的法律处于不断调整过程。中国与中东欧经济金融合作,除了涉及当事国双方各自的法律体系,还须共同遵守相关的国际条约、欧盟法律、当事国双边合作协定等。由此可见,中国与中东欧的金融合作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与欧盟以及西欧国家金融合作程度。
    中国与中东欧金融合作的着力点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的金融合作前景广阔。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我们可按照“经济导向、政府推动、文化先行”的原则,逐步深化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金融合作关系。
    全面深化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与中东欧的经贸合作机制,进而向投资、金融服务合作全面拓展。重视“次区域”“小多边”“16+1”的合作机制,实现“16+1”合作同“一带一路”建设的充分对接。。重视中东欧关于贸易平衡的诉求,推动中东欧中小企业参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充分发挥互联网电商在中东欧贸易的作用,挖掘双边贸易增长潜力。
    以战略性投资促进政府主导的金融合作。鉴于中东欧各国在工业化程度、资源禀赋以及同中国的经贸外交关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应从能源、大宗商品、产业重组、经济互补等战略角度出发,选择若干重点投资项目开展合作。在此基础上,扩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开发性金融合作,扩大本币互换协议和双边监管备忘录的签订范围,并带动商业性投资与金融合作的规模。
    借助欧盟现有的金融合作力量。鉴于西欧银行在中东欧的主导地位,可以借助中国与西欧银行之间现有的关系,拓展与中东欧地区的金融合作。比如,欧盟具有发达的海外保险业务,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涉入中东欧市场时规避跨境贸易、基建投资等方面的风险。此外,应积极探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与欧盟结构基金以及容克计划之间如何加强合作。
    发挥人民币国际化在中东欧金融合作中的作用。在中国与中东欧的贸易投资活动中逐步加大人民币结算比重,探索人民币中东欧合作基金,推进人民币与中东欧国家货币直接交易业务。此外,扩大与中东欧国家的货币双边互换协议,支持中东欧国家在华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在基础设施投资中更多地引进跨境人民币信贷,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出 RQFII在中东欧的试点工作。
    重视双方的文化交流。由于历史的原因,较之西欧国家,中东欧国家普遍认为中国的文化与教育与本国较为接近,但他们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等问题的了解还十分缺乏。因此,双方的政府和企业应当利用文化沟通作为桥梁,增进文化互信,进而促进投资金融领域的合作。(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载《中国金融》2016年第18期)
    

Tags:汤柳,中国与中东欧的金融合作9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