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金融学 >> 正文

朱俊生等:从三个原则看交强险的制度缺陷(12月1日)

http://www.newdu.com 2018/3/27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三、经营模式
    强制汽车责任保险诞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目前国际上现行的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经营模式有两种,一是不以赢利为目的,采取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代办的方式。这在我国台湾地区,被称为“公督民办”制。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保险公司只收取固定的代办手续费,不承担经营风险,同时政府还减免交强险的营业税。在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经营中,遵循“无盈无亏”的原则,这有四层含义:首先,在费率结构中无利润项。其次,纯保险费无盈无亏。当年度纯保险费收入超过赔款及已发生未支出赔款的,将此差额提存准备金,作为盈亏调节的资金。再次,附加费用无盈无亏。经营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由于经营绩效的高低不同,所支出的各项附加费用也就会不同,但经营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全体保险公司的附加费用总额则维持无盈无亏。换句话说,个别保险公司基于经营绩效所收取的附加费用的盈亏,由其自行负责,这样可以提高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整体经营绩效。最后,保险资金运用所得无盈无亏。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将抵减保险费。在实际操作中,保险公司收取的纯保费和支付的赔款均全额转入政府特别设立的公共基金,再按一定的比例将保费和赔款分摊给各保险公司,以实现各保险公司间的风险及收支的均衡。目前实行这种经营模式的有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二是商业化运作模式,由保险公司依据市场规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该种经营模式下,在厘定强制汽车责任保险费率时,通常会考虑预定利润率因子,同时由于各保险公司经营成本的不同,强制汽车责任保险的费率在各公司之间会有所不同;在一些国家,不同公司间的费率差距已经在不断拉大。目前实行该种经营模式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美国、韩国、中国香港等。
    但是,我国刚刚推行的交强险经营模式,却不属于上述两种标准模式,而是二者的一种组合。该组合一方面要求交强险体现社会效益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给予任何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又要实行商业化运作,费率由保险公司制定,但在费率的制定和审批环节上都遵循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即费率的厘定不考虑预定利润率。
    我国交强险经营模式的上述两个特点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首先,既然交强险不以营利为目的,那就不应该是商业化运作,因为商业化就是要以盈利为目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如果纯粹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何谈商业化运作呢?其次,政策明确表明,不盈不亏原则只体现在费率制定和审批环节,保险公司有可能通过加强管理、节约成本实现微利,但是如果一个产品在其定价环节就只考虑成本,不考虑利润,那么在实际的经营中即使加强管理,又能有多少利润可以获取?最后,尽管交强险与商业三者险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交强险的出现的确挤占了部分商业车险的保险空间,尤其是原有一些单保商业三者险的客户也将转而单保交强险,而完全脱保商业车险。而且,交强险在挤占商业性车险保费空间的同时,也挤占了商业性车险的利润空间,那么,因交强险的出现给保险公司造成的利润损失将由谁来承担?交强险的社会效益固然重要,然而如果仅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这部分社会责任,是否有失公平?
    显然,交强险费率厘定的“无盈无亏”原则和商业性公司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有一定的冲突,费率的厘定和调整必须同时考虑被保险人和保险公司的利益。(下)
    

Tags:朱俊生等,从三个原则看交强险的制度缺陷12月1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