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庆举:万紫千红优于一枝独秀吗(9月26日)
最近看到一则关于中国人寿投资民生银行的新闻,提到当前的中国人寿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做寿险业内的老大,而是将剑头指向了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集团。在董事长杨超所勾勒的未来中国人寿版图中,中国人寿核心主业将由目前的寿险与资产管理,拓展到养老险和财险,并逐渐扩张至银行、基金、证券和信托等相关金融领域。
实际上,金融综合经营的战略并不是中国人寿的一家之举,各个金融机构都在筹划自己的综合经营蓝图。另外,在当前火热的证券市场中,公司并购重组、业务拓展基本上都被市场认为是重大利好。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公司经营中多元化经营一定优于专业化经营?多头并举、万紫千红就一定强于独树一帜、一枝独秀么?
关于保险业采取综合经营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有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国保险业资金规模已过1万亿元人民币,但各大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仍然是资本金严重不足,而且传统保险产品很难为公司带来较高的利润,所以保险公司必须另辟蹊径,通过走综合经营之路,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为充实保险公司资本金提供新思路。第二种观点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保险公司承保的利润便一直为负值,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是投资收益。在欧美,保险公司能占到金融市场的30%左右的份额。而在我国,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加在一起,才占到金融市场的5%。由于综合经营是国际趋势,所以我国保险公司必须采取综合经营。第三种观点认为综合经营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因为客户的竞争是现代金融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可以从事销售多种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赢得市场。另外,在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内部,银行、证券、保险企业之间可以互相提供服务,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而且也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和营销成本。
那么,是不是据此就可以认为保险公司未来发展一定要走综合经营之路呢?笔者却不敢下这样的结论。我们再回头来看上面3种观点。对于第一种观点,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传统的经营模式出现了问题,是保险产品不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保险公司经营中仍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保险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未来保险业会得到快速发展,这是现在被大家所认可的。这说明保险产品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关键是如何去满足社会的保险需求。比如,保险公司的主营是管理风险,那么保险公司就应该把业务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帮助客户去管理风险,或者说去扮演风险管理咨询师的角色,强化自己的主营,而不是弱化自己的主营去开拓全新的市场。对于第二种观点,更应该很好地思考国际趋势是不是适合公司的发展,因为国外保险市场比国内市场成熟很多,国际保险业已经诞生300多年了,而我们的保险业发展也主要是近20年,许多保险公司更是成立只有两三年,甚至一两年。成熟度不同,当然选择也应有所不同,选取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关键,而不应盲目地把国际趋势作为自己的发展策略。对于第三种观点,不可否认,综合经营会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但综合经营带给保险公司的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因为综合经营涉及的行业越多,企业面临的风险点也就越大,而且综合经营也给不同行业之间的风险传递创造了渠道,所以,保险公司选择综合经营之路也要慎之又慎。
说到这里,又联想到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传统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应该算是最典型的综合经营的公司,因为企业办社会,企业所涉及的行业非常多,但这种经营模式带给企业的却并非是丰厚的利润。另一个例子是餐饮业。我们可以发现市场上大的饭庄都是特色经营、专业化经营,要么是川菜要么是粤菜,很少有大饭庄是同时做各种菜系的,而这种专业化经营的模式却是被市场所普遍认可的。
实际上,不仅仅是餐饮业等非金融产业在推行专业化经营,在保险业内,专业化经营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比如推行“非核心业务外包的低成本车险公司”的天平汽车保险公司,将产品设计、定价、核保核赔等核心业务保留,将销售、查勘等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销售由分销渠道去做,而查勘由公估公司来完成。
由此看来,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究竟是选择综合经营之路,还是专业化经营模式,并非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关键是要根据公司的特点来决定。对于资金实力较为雄厚,发展较为成熟的保险公司,可以选择综合经营;而对于那些小公司,走专业化之路显得更为合理。市场需要广而博的保险企业,也同样需要细而精的企业,不论是万紫千红,还是一枝独秀,关键是要适合公司自身的发展。
Tags:雒庆举,万紫千红优于一枝独秀吗9月26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