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十八大以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积极就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创业不仅具有“一人带动多人就业”的就业倍增功效,还能够发挥推动经济增长、创造创新机会的作用。认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创业浪潮形成的规律及其趋势,对更好地做好创业就业工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自Richard首次在18世纪中期提出创业家(entrepreneur)这个概念以来,创业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多数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创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但究竟是经济成长期创业活动多还是经济衰退期创业活动多,经济学家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成长期,经济环境为创业者提供的机会更多,创业企业获得盈利的可能性也更大,因而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创业队伍当中去,这些创业者往往具有一定的企业家精神,素质较高,识别市场信息的能力较强。这种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效应也被Thurik et al.称之为“企业家效应”(entrepreneurial effect),或者也可以叫作“熊彼特效应”(schumpeter effect)。Audretsch通过对欧盟国家的研究后发现,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的国家往往创业活动也更为活跃。Shane的研究在控制了利率、人口年龄等因素后,也证明了经济增长率与创业活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过,另一些经济学家却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创业活动活跃的时期,往往是经济开始陷入衰退的阶段。其理由是:经济衰退导致失业率上升,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将变得更为困难,因此劳动者可能更倾向于采取自我雇佣(self-employment)的创业方式争取就业。这种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逆周期”的观点也被称为创业的“难民效应”(refugee effect)。之所以被称为“难民效应”,是因为这些创业者都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弱者和失败者,是在就业竞争中排挤出来的“难民”,由于就业压力大、找不到合适工作而被迫创业的群体。赖德胜、李长安对中国的研究表明,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逆周期”现象,创业活跃期往往出现在经济增长放缓的阶段。但也有学者指出,这种“难民效应”可能并不存在,因为经济困难时期创业的机会会变得更少,而且失业者大多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弱者,他们创业的能力不够,即使创业也很难成功。
除了从宏观创业环境角度来探讨创业活动的规律外,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用微观数据,从个人禀赋的角度来探究劳动者创业的动因。许多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创业活动“难民效应”和“企业家效应”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劳动者选择“生存型创业”还是“机会型创业”的关键变量。Meyer et al.等人研究了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其创业意愿及创业成功率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创业企业家的个人受教育程度与其创业意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李长安、苏丽锋对中国各地区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高的地区的人群具有更高的创业热情,但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优势并不明显。社会资本是影响创业活动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在创业企业的初创时期能够帮助创业者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市场信息等帮助,而且有助于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更容易激发创业的“企业家效应”,对促进创业者选择“机会型创业”也大有裨益。
本文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业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以私营企业年增长速度作为衡量指标,总结归纳出40余年来我国出现的四次创业浪潮,揭示了历次创业浪潮形成的经过、产生的经济背景及其发展状况。同时,运用引发创业活动的“难民效应”和“企业家效应”理论,揭示了前三次创业浪潮到第四次创业浪潮演变过程中从“难民效应”逐渐向“企业家效应”转变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动“双创”活动的政策建议。
创业的含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行为既包含了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企业的行为,也包含了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的行为。而狭义的创业则只包括了前者。本文采用的是狭义创业概念,这是因为个体工商户属于自雇(self-employment)行为,且考虑到个体工商户的就业带动效应远小于私营企业。对于创业浪潮的判别,本文是以连续3年(含)以上私营企业新登记注册数量增长率超过20%作为评判标准。根据上述界定,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共经历了四次创业浪潮。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