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次创业浪潮的形成,都是与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因而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持续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有的经济学家主张,创业行为的产生要么起因于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就业压力增大而产生的“难民效应”,要么起因于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创业机会增多而产生的“企业家效应”。但对于中国而言,每一次创业浪潮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都是“难民效应”和“企业家效应”并存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前三次创业浪潮更多的是以“难民效应”为主,而第四次创业浪潮则出现了从“难民效应”为主向“企业家效应”为主转变的趋势(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家效应”在第四次创业浪潮的形成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创业群体来看,创业者正在逐渐脱离过去劳动力市场中低学历、低技能的弱势群体的特征,呈现出创业群体更广,创业者素质更高的特征。从创业者受教育程度来看,第四次创业浪潮中的创业者高学历群体的比重有所提高,而低学历者所占比重则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将第四次创业浪潮的起始年份2014年与第三次创业浪潮的起始年份2002年进行比较分析(见图2)。
可以看到,科技创新对创业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本意,就在于推动创业与创新的相互促进。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专利报告,自2011年以来,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就已经超过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科技实力和科技市场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促进创业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科技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国纳入科技部火炬中心统计范围的众创空间有4298家,孵化器3255家,科技企业加速器400余家,国家高新区156家,总就业人数接近200万人,数量和规模均跃居世界首位。互联网是创业创新结合最为紧密的领域之一,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往往会引发创业模式的变革。特别是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互联网对实体经济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创业模式正成为主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