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继续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如果要描述这样一种框架,可以说有很多方面。最关键是两点:第一点,资源配置基本上由市场决定。除少数基础设施服务价格外,绝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是自由的。计划经济时期以生产指标为标志的国家计划已不复存在,代之以五年长期规划。可以说,生产和消费的决策都是自由的。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外开放和经常项下可兑换,可以说国际市场也成为资源配置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第二点,宏观经济稳定是有制度基础的。现行税收制度基本是中性的,税收征管非常有效率。这使得财政收入增长非常强劲,财政状况良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的职能是健全的。这些制度性因素使政府有能力应对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方面,但我觉得这两点是最本质的。它解决了资源配置和宏观稳定,就可以实现福利的最大化。
今天中国倒退到过去的传统体制是不可能了。但这个框架还不完整,导致许多问题出现,例如,公平和公正的问题。按中国政府的说法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现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政策性的,比如增加医疗教育环保方面的支出,也进行了一些制度性的改革。中国政府也进一步指出,要继续深化改革。我认为必须从体制上、根源上着手,要在今后五到十年推出来。
根据我的观察,需要进行的重大改革还很多,而今天是国际经济学的会议,我想用国际比较方法的视角看有哪些重要的改革。
与主要经济大国对比,我觉得有六个制度上的特殊方面,是需要改革的。
第一,社会保障体制,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各国体制不同,但养老保险都是由中央或联邦政府管理的,而中国则是由地方政府管理。从县到市到省级,一层层管上来,现在做到了省级统筹,管理还在基层政府,资金的统筹、收支平衡和政策标准问题由各省管。下一步的方向,是中央统筹,解决政策上的一致性和资金的统筹安排,但似乎仍由基层政府来管理。
现在的做法带来一系列问题,从农村刚出来的就业人员,流动性很大,但所交保险无法在各地转移,限制了劳动力流动。还有很多问题,使养老保险很不公平。中国政府应当下大决心由中央层面来管理这种全国福利性事务。
二是个人所得税制。目前中国实行分项税制,按十一个税项分别征收,像十一个单独的所得税法,只有工薪所得是累进制,其他都是比例税。我注意到,在大国中都采用综合税制,即便在金砖五国中,只有中国是例外。俄罗斯已经改成综合税制了,虽然是单一税率(flat tax)。中国应采用综合税制。我知道问题并不在税法的制定,问题在于征管的复杂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强有力的措施。
第三是户口制度。把人口按城乡、地域、不同城市来划分,人口的流动受到限制。户口又与社会保险、住房购买、教育机会相联系,造成不公平、不公正。这是中国的特殊遗产。尽管中国和原苏东国家都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但原苏东国家在人口流动上也没有中国这么严重的限制。
第四是中国各级财政支出管理责任的分工与其他国家非常不一样。可以举一个数字:中央政府的支出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0%,而其他大国除日本(30%)外中央政府的支出一般占到60%以上。结果大量应由中央政府管理的事务,在中国基本上是由地方管理,或中央和地方政府合作管理。这种分工不符合激励相容的原则,造成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执法不统一,对要素流动造成障碍等等,现行的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就是例子。
中国的中央政府从公务员的占比上看是全世界最小的政府,中央政府的公务员只占全国的6%,而在可比的大国都占30%以上。中国的中央政府同时又是最大的政府,中央公务员虽然少,但可以对任何事务发布政策,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管理权限是混淆的,没有任何事情中央不能干预地方。
第五是资本项下不可兑换。在“金砖”的其他四国,包括俄罗斯在2006年,都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我认为,中国具有资本项下可兑换的条件,在可兑换初始阶段,可在外债、短期资本流动、反洗钱等方面实行一定的管制。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后,按中国这么大的经济规模,完全有可能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从而为全球经济带来一个稳定因素。比较一下1994年经常项下可兑换改革时,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只有166亿美元,有很多争论,很多人认为我们不可能做到,但是改了就改了,最重要的是把汇率搞对,以及放松管制,最终取得了成功。今天,中国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银行要比那个时候强壮得多,财政状况非常好,进行了所有制改革,企业比那时候更负责任了。所以说,中国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是更好了。
第六,中国的财政和央行账户的关系和其他大国有很大的不同。大国央行的资产基本是国内债券,主要是国债。日英美都是这样。只有小型开放经济体, 央行资产才主要是外汇资产。中国央行的主要资产是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巨额的外汇储备增长,不断放出流动性,然后想办法收回,但是手中没有工具,于是不断地提高准备金率,现在准备金率已高达21.5%,这也是可比大国中的全球惟一。中国是一个大国,却有一个小国央行的特征。应该学习大国,用财政发债, 把外汇储备买下,委托央行运营,这样就可以自然对冲外汇储备的增长,更多地用公开市场操作而不是用准备金率,用利率不是用汇率调节总需求,使经济更加稳定。
这六个不同,与姓社姓资无关,与市场经济制度趋同性有关。这些不同的东西就是中国政府所讲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制度性根源,需要花五到十年时间实施改革才能解决掉。反过来说,它们虽然属于中国市场经济框架的主要部分,但不是最决定性的部分,而最决定性的部分,中国已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早期通过重大改革改掉了。
中国改革不可逆转,体制不会倒退。通过持续的改革,中国将成为国际上更加稳定、增长没有大波动、而且更负有全球责任的大国。
(作者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本文为其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上的发言,经本人审定)
Tags:楼继伟,继续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