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魁:迎接大湾区时代 智库面临“兰德机遇”
【导语】
这是2016年两会期间,我在南方某智库的一篇内部发言稿。不久前在智库人士的年末茶话会上被人重提“兰德机遇”。也好,经过十个月的时间检验,如果真的有剩余价值,重新发出,也无伤大雅。
(一)中央的大礼包
此次两会的一个意外惊喜就是把深圳2015、广东2016的的区域性战略规划一下子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引起的反响很大,特别是广东的各类智库粉墨登场、各显神通,抢先诠释中央意图。
(二)核心价值是什么?
我认为,关键是看透大湾区的核心价值,粤港澳大湾区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的升级版,所以思维也要升级。一国两制是政治制度的两制,不完全是经济制度的两制。全球经济尚可一体化,遑论香港融入大湾区?!但是,广东省在粤港澳经济合作的决策方面,一直被“两制”束缚着,从来不敢发力经济一体化,而只提珠三角经济一体化。所以我半个月前的一篇公众号文章就明明白白讲了这么一段话:“2003年粤港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进一步规范了双方的合作内容与形式。2010年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2020年)》,又进一步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国家在香港设立了第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再以后,前海自贸区、南沙自贸区相继问世。将近40年以来,粤港澳经济合作,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大湾区经济时代的来临。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无疑是粤港澳经济一体化!
(三)为什么提“香港制造回归”?
隔日,我第二篇文章旗帜鲜明提出的“香港制造回归”的观点。在这里我只想强调,泛政治化是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阻力。香港方面在消弱泛政治化的进程中,应当进一步考虑,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做为香港制造业回归的契机,把规划中的落马洲河套经济圈做为高端制造业回归的切入点。
(四)9市怎样接住国家战略的红利?
做为9+2的珠三角9市,也要跳出思维定势,不要再延续过去的路数,而是去考虑怎么样与香港制造对接,怎样利用香港自由贸易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各地本土经济的活力,特别是走出去,生产要素向香港流动、向“一带一路”流动的活力。
(五)经济发展在于要素流动。
40年前香港生产要素向珠三角流动,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广东先行一步的新篇章,直接催生了中国大陆经济的多元化。今天,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台湾的广东省,通过大湾区的形式向香港流动生产要素,既符合规律也符合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景.我认为,大湾区的“大”,应该大在大制造、大物流、大金融、大自贸!
(六)“兰德机遇”来了 智库学者不要纸上谈兵
这一次大湾区的国家课题,给了所有智库一个“兰德机遇”。中央智库——国研中心目前还没有公开的动静(根据朱小丹昨天讲话,国家智库正在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规划),而广东各地智库也积极发声、众说纷纭。□□智库做为广东第一民间智库,拢聚了各路英雄,人才济济,这方面建议□□博士抓住契机,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一个深层次方案,逮住“兰德机遇”,彰显智囊团的实力。
所谓的“兰德机遇”,是智库学者在历史转折点面前,能够“瞻前顾后,留神今生,展望来世;察人之所未察,言人之所未言”。所谓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兰德机遇”,是智库学者在大湾区的时间节点上,能够抓住本质、超前思维、判断大格局、辩清大趋势,正确命题,善于破题,提出有适当超前价值的观点及解决方案,拿出智库的一、两个关键产品。诸如,“一国两制”前提下经济要素的双向流动;纵观历史上“一国两制”的生命周期等等……
不周之处,敬请斧正!谢谢各位!
2017-3-28
Tags:李少魁,迎接大湾区时代,智库面临“兰德机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