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 正文

白重恩:在“双碳”目标下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http://www.newdu.com 2021/11/19 爱思想 白重恩 参加讨论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大致什么样?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对GDP的增长做了分解,强调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潜力和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关于劳动生产率,从全世界的数据看,有一些经济体增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比较高。这些发挥潜力的经济体,劳动生产率增长有一定的规律。我们要利用这样的规律对中国的未来进行预测。
    实现增长潜力的经济体主要是4个东亚经济体和14个西欧经济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市场经济,也是高度开放的经济,国内外环境比较稳定。在这样的特征之下,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中国的劳动力和人口结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从14—65岁占人口比重变化的趋势来看,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劳动力和人口结构比重在下降,人口红利在逐渐消退,这对经济增长会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新技术的影响,我们做了各省的分析。我们发现,服务业发展比较快的省份,劳动生产率增长比较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很多是与数字智能技术相关,这对经济增长潜力有正面的帮助。
    “双碳”目标对经济增长潜力到底会有什么影响?“双碳”目标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尤其是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30年,远短于发达国家的时间,这使得我们在过渡中变得更加艰难。还有一个特点,中国的能源结构高度依赖于煤电,煤电占全口径发电量61%,火电占68%。要实现“双碳”目标,这样的结构肯定需要改变。这样的结构转型起来,退出成本和其他转型成本很高,这给我们实现经济增长潜力带来新的挑战。
    尽管“双碳”目标给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约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挑战,但是“双碳”目标也给我们带来机遇,可能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反而更高。这些机遇来自于贯彻发展新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双碳”创新与其他创新共生。
    在碳中和创新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处于相近的起跑线上。一方面,“双碳”目标给我们带来了更强的创新动力。从很多研究来看,创新个体的回报低于社会的回报,导致投入水平不够高,往往需要政府给企业更强的动力来创新,通过税收减免、补贴等等。另一方面,为实现“双碳”目标,企业不得不创新,使得政府对创新支持力度加大。而各种创新往往和“双碳”创新共生。我们做“双碳”创新时,其他创新也会加速,这是未来经济增长可能会受益于“双碳”目标的一个原因。
    “双碳”目标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过去非常强调以开放促改革。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以“双碳”目标促开放、以碳中和促改革?比如利用碳中和的目标降低某些行业的准入门槛,特别是新能源产业,推动公平竞争,化解过剩产能,处理僵尸企业。另外,我国新能源(4.300, 0.09, 2.14%)等绿色产业具有全球竞争优势,不仅对创业更有利,对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也更加有利。
    为了实现这样的潜力,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如何在全球发挥碳中和技术优势。我国现阶段的边际减排成本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碳市场可以进一步为我国的低碳减排带来更多的机遇。碳中和路线要求减少对原油和天然气的需求,用零碳能源来替代,长期而言可以解决我国的油气能源安全问题。
    另外,可以用“双碳”目标促进共同富裕。碳配额分配要向需求侧倾斜,向居民倾斜。现在碳交易市场上配额分配是向供给侧倾斜,主要是发电企业获得配额,然后进行交易。未来可以逐渐过渡到向需求侧倾斜,碳配额发放给需求者,包括居民。这可能是居民的一个重要的财富来源,对促进共同富裕有帮助。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碳中和的优势,更好实现经济增长潜力,要进一步推动碳定价,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达成“双碳”目标。为了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碳定价,包括碳市场、碳税、绿色溢价补贴碳汇(绿证)等工具。之所以这么强调碳定价,是因为只有碳定价才能使得所有的排放者为排放付出成本,使减碳者获得收益。碳定价通常考虑的都是供给端,如发电企业,需要施加压力达到减排效果。同时,消费端也有很重要的激励问题。碳定价可以把成本或收益(激励)有效从供给端传导到消费端,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目前,碳定价的主要措施是建立碳排放市场。今年7月16日启动了全国碳市场,但仅仅涵盖电力部门,为了让碳定价收到激励效果,让市场起作用,我们要不断扩大碳市场范围,纳入更多的行业。比如“十四五”期间,可以考虑把碳排放市场扩展到7个领域的重点排放企业,引入一些拍卖机制,进一步完善碳市场机制。还有一些企业比较小,难以纳入碳市场。可以考虑对这些企业开征碳税,同时将碳汇逐渐融入碳市场和碳税抵扣。把碳排放交易和碳税统筹起来,实现碳中和目标。要考虑政策影响以及利益分配问题,政策的设计要尽量公平,使之与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联结。如果链接全球碳市场,就能发挥中国竞争优势,还能同时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本文系作者10月9日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暨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

Tags:白重恩,在“双碳”目标下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