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正文

我国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三)——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http://www.newdu.com 2018/3/8 《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孟祥兰 鞠… 参加讨论

四、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信贷比较分析

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信贷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影响,但仍要分析在我国两者对经济增长的相对重要性。本文采用非嵌套假设检验模型。

(一)非嵌套假设检验模型

非嵌套假设检验是一种可以消除解释变量多重共线性而产生的模型选择对初始模型假定的严重依赖。在具体的估计方法上,为了解决两个竞争性模型融合后所产生的模型解释变量的个数少于结构变量的困境,戴维森和麦金农(1981)提出了所谓的J-检验(J-Test)方法,其基本方法如下。

假设存在如下两个竞争性模型

M1:Y=XαU1 (11)

M2Y=XβU2 (12)

这里Y、X、Z分别是n×1、n×kn×L的样本矩阵,αβ分别是k×1、L×1维系数向量,U1:N(0,σ12I),U2:N(0,σ22I)。

J检验的步骤是:(1)由MI利用OLS法求得Y的估计值 ;(2)对融合后的模型Y=Zβ+γε2关于参数γ=0进行检验;(3)以MI为预先设定的模型,重复上述步骤。

对于检验结果会出现三种情况:只有一个融合后的模型的原假设被拒绝、两个均被拒绝和两个均被接受。如果只有一个模型被拒绝,则应该选择不被拒绝的模型;如果两个模型都均被拒绝,则说明两个模型都不足以用于解释Y;若两个模型均被接受,则表明所拥有的样本信息尚不足以对两个竞争性模型优劣作出区分。

(二)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建立的两个竞争性模型是:

模型一:lnGDPt11lnCretεt1

模型二:lnGDPt2+β2lnInftεt2

这里变量的含义与前文相同,模型一是正规金融信贷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模型,模型二是非正规金融信贷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模型。

由于εt1εt2存在序列相关,所以采用GLS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将得到的作为新变量分别代入对方的模型中,所得的OLS估计结果见表8:

表8 非嵌套假设检验结果

模型类别

γ系数

P值

结论

正规金融模型

0.02

0.73

接受原假设

非正规金融模型

0.99

0.00

拒绝原假设

模型二拒绝了原假设,本文就接受模型一。即在我国,正规金融信贷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更大,而非正规金融信贷的作用相对小些。

非正规金融信贷对经济增长的相对重要性弱,这与我国政府更偏向于正规金融的价值取向有关。国家对非正规金融的抑制,使得非正规金融的巨大作用潜力未得到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然相对来说较小,但是从前文的图形、效用函数分析中,可以看出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发展作用显著,因此为我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思路,即努力将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方向演变,通过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联接,从而发挥非正规金融的经济作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同信贷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绩效,了解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信贷的影响力。通过分析,本文发现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就,正规金融信贷对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银行信贷规模每增长1%,带来经济增长提高0.71%。但通过Chow检验并不是很显著,显示出我国金融改革仍旧滞后,金融抑制较为严重,金融结构的失衡问题突出,这也是非正规金融信贷蓬勃发展的原因。

非正规金融每增长1%,GDP增长0.41%。通过贷款边际成本分析,得出随着非正规规模扩大,会出现高风险、监管不到位、投机性强等特点,将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其隐患不容忽视。

从两者协整方程和非嵌套假设检验的结果显示,银行信贷对经济的发展要高于非正规金融,但是绝对值上的影响力仍不容忽视。所以加强正规金融信贷多样化发展,引导非正规金融信贷走向正规化,加强金融法规建设才是唯一出路。

(一)正规金融信贷发展建议

1、引入银行竞争机制

正规金融信贷发展迅猛,但是计量结果显示,30多年的商业银行信贷水平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未发生结构性变化。这说明国家对银行仍采取强控制力,以国家为后盾的银行发展模式,导致银行效率低下。银行存在的流动性不对称(负债的流动性较资产的流动性差)会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存在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起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导致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过高,银行信用风险上升。

因此,在银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国有银行垄断的地位,这是保持银行效率的重要手段。竞争性银行体系的建立,让银行实现真正的自负盈亏。政府减少干预,在其中应更多地充当一个服务、监管部门,规范化监督,实现银行贷款效率最大化。

2、完善资本市场发展

从本文中可以看到,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的比例占到了90%以上,其中国有四大银行又占到50%以上,金融市场失衡严重。这表明我国是一个金融抑制的国家,间接融资市场仍占绝对优势。资本市场整体规模仍然偏小,直接融资比例有待扩大,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比例失衡,结构有待完善。金融发展滞后于全国其他改革,若是仍不进行金融改革,很可能会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所以经济增长要继续取得长足进步,就必须改变金融结构,丰富金融产品,促进金融自由化发展,建立公正、透明、高效的资本市场。

3、金融监管需要完善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存在由于监管体制和市场状况不相匹配,所以监管的主要症结是缺乏协调,主要包括:多头监管,造成监管过度,“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各类监管措施全部穿在金融机构的“针”上,致使被监管者疲于奔命;监管真空,需要监管的事情却无人问津;监管冲突,各个部门理念不同,出发点不同,试图解决的问题不同,依据的法规不同,常使得机构和市场无所适从。对金融体系的监管,需要建立完善的成体系的监管制度,“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仍需改进,合并部分监管机构,分化某些监管部门,实现对银行业、证券业以及外汇交易进行严格的审慎性的监管,才能够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4、稳定宏观环境渐进式的推进改革

金融改革过程中,应意识到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性,特别要注意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的位置。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金融自由化过程中,一定要讲究自由化次序,以渐进的方式推进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自由化。根据麦金农的金融次序化理论,“大爆炸”式的金融自由化虽然讲究自由化的整体性和速度,但是却忽略了金融自由化的过程性和累积性。因此,金融改革需要有“度”,不恰当的金融发展不仅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加剧经济波动,甚至引发经济危机、政治动荡。

(二)非正规金融信贷规模建议

非正规金融为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正是对我国金融抑制的理性反应,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作为弥补、修正正规金融的次级制度安排,有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因此,对于非正规金融我国政府不能以“非法”简单概括,以“取缔”简单处理,而是应该通过政府引导,逐步完善非正规金融自身的缺陷,转化为正规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这中间,应明确我国的金融发展程度同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使非正规经济短时间内融入正规金融体系是不现实的:

一方面,从制度的需求来看,尽管在现阶段,部分非正规金融已经融入了正规金融,但其政府主导的特征决定了其无法完全替代非正规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金融抑制等阻碍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融资的现象依然长期存在,客观上就需要非正规金融为相关资金需求者提供融资服务。

另一方面,从制度供给上来说,我国非正规金融已达到了X2的水平(图3),尽管从政府的利益角度来看,非正规金融已达到了极限并开始对其进行改造和限制,但是从非正规金融自身的发展来看,其还有X2—X2’的发展空间,这一发展空间来自于非正规金融的成本优势,所以是难以被强制力所压制的。

因而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并存的局面将持续,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政府应该鼓励非正规金融主体发挥自身能动性,而不是给予过多的政策干预,以免转轨后的非正规金融失去活力,成为附庸与政府和政策的“盆景金融”。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监管,从而降低非正规金融的风险,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资助,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创新项目重点课题“统计数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0904)的成果。

注释:

①参见Joseph A. Schumpter (1912):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 Translated by Redvers Opi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②申跃:《试析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第32—34页。

③参见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版,第385—388页。

④参见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版,第390—392页。

⑤Debraj Ray, 1998, Development Economic,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⑥姜旭朝、丁昌锋:《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第43页。

⑦Kellee S. Tsai, “A Cycle of Subversion: Formal Policies and Informal Finance in China and Beyond”, Prepare for Delivery at the 1999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99.

⑧徐义国:《金融自由化路径及效应》,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169页。

参考文献:

①Joseph A. Schumpter (1912):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 Translated by Redvers Opi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②John G. Gurley and Edward S. Shaw(1960): Money in a Theory of Finance, “Inside money and outside money”.

③Raymond W. Goldsmith (1969):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 ch.1: “World of Finance”.

④Edward S. Shaw (1973): Financial Deepen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 6,”Fiscal Policy and Financial Deepening”.

⑤Robert G. King & Ross Levine(1993b): “Financial and Growth :Might Be Righ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ugust, 108(3).

⑥Kellee S. Tsai , “A Cycle of Subversion: Formal Policies and Informal Finance in China and Beyond”, Prepare for Delivery at the 1999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99.

⑦Robert S. Pindyck and Daniel L. Rubinfeld: Econometric Models and Economic Forecasts(Fourth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⑧王曙光:《金融发展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年版。

⑨郑振龙、陈国进:《金融制度设计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⑩王曙光:《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徐义国:《金融自由化路径及效应》,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2)申跃:《试析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

(13)姜旭朝、丁昌锋:《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14)李建军、田光宁:《非正规经济金融部门资金净流量规模测算》,《统计研究》2005年第4期。

(15)郭为:《中国的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复旦大学,2004年。

(16)薛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解开我国Patrick之谜》,云南财经大学,2008年。

 

 

责任编辑:夏雨


    

Tags:我国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