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经济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正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http://www.newdu.com 2018/3/8 行政管理改革 杨晶 参加讨论

    三、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需要重点抓好两个问题
    第一,完善机制。重点是在约束、激励和问责机制上下功夫,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效长效机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
    一是强化标准和生态红线的硬约束。完善的标准体系,是依法管理环境事务、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环保执法的基准和标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标准发挥着“判定依据、行为规范、技术工具”的基础性作用,对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至关重要。比如在雾霾治理上,国际经验表明,制定科学合理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前提。美国于1987年和1997年先后制定了PM10和PM2.5的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对推动美国大气环境改善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要加快制定修订一批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标准,实施能效和环保“领跑者”制度,加快标准升级步伐,鼓励各地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准体系。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2017年年初,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内涵及管理的严格程度,还缺乏足够认识,有些地方即使划定了生态红线,也不严格遵守。调查发现,全国近3成的自然保护区正在遭受破坏。要严守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超过或接近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制定了法规标准、划定了生态红线,就要严格执行。要强化执法监督,在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在线监控、建立黑名单、推进信息公开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和惩罚力度,对踩红线、闯雷区、突破监管制度的责任主体严格追责,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就是自然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发挥经济政策激励效应,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让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像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已经广泛建立和实施了生态补偿机制。这方面,近年来我国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些地方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有了积极成效。但总体看,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成效。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深改组第3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要抓好贯彻落实,抓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在纵向上,要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补偿渠道,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在横向上,建立地区间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
    经济政策包括价格、财税、金融等调节手段,可以将自然资源的价格扭曲、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化到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中,调动各方面节约资源、治理环境、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价格政策要发挥好“信号灯”作用,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落实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财政政策要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放大作用,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应加大投入。税收政策要进一步梳理完善,该加大优惠力度的要加大力度,该调整的要调整。当前,还要做好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准备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决定,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按照税负平移的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的平稳转移,有助于解决排污费征收标准低、执法刚性不严、存在行政干预等问题。绿色金融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手段,可以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可获得性。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成长潜力巨大,要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升级。
    构建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四权”交易市场,是激励节能减排降碳的一项市场化机制安排。需要排放指标的地区和企业可以到市场上购买,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有多余排放指标的地区和企业可以到市场上去出售,获得收入,这也是一种生态环境补偿,有利于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目前,内蒙古等7省区水权交易流转和水权制度建设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天津等11个省区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正在推进,北京等7个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扩大交易范围。同时,要继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更多社会力量投入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着力加强绩效考核和督察问责。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与经济系统不同的特点,外部性很强,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履行职责,更好发挥作用。一方面,通过完善政绩考核,强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挥棒作用。有关研究表明,2014年因环境退化造成的损失约占当年GDP的3.4%。但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所占比重偏低,一些部门和地方单纯以GDP为主导的发展观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同时,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对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督察问责,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谁破坏了生态环境,谁在环保数据方面造假,就要拿谁是问。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进行严肃追责。前不久,中办、国办通报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处理情况,严肃问责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这是一个典型案例,表明中央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同时也提醒我们,把生态环保的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责无旁贷;在生态环保问题上,任何地方和部门都不要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第二,形成合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每个地区、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把蓝图变成现实,必须发挥制度优势,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共治格局,汇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一要落实领导责任。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对地方和部门来说,以实际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落实和实践“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二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曾经阐述,“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从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看,很大程度上依靠各地方“你追我赶”迸发出的积极性和竞争力。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些年,很多地方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有的地方大力推进美丽省份、美好生活的“两美”建设,努力将“生态资本”转变成“富民资本”,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取得很大成绩。有的地方以休闲旅游撬动“绿色产业”,以特色农业鼓起“绿色钱袋”,以循环低碳打造“绿色园区”,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脱贫路子。
    各地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创造性地干,抓住制约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中积极实践,力争取得更大成绩。要及时总结地方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模式,加大推广力度。
    三要营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人受益,也要人人参与。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要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要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形式,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实工作、合力攻坚,坚持不懈、务实求效,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杨晶2017年9月2日在国家行政学院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上一页  [1] [2] [3] 

Tags: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