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正文

领导干部精神懈怠的类型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8/3/7 《领导科学》2013年6月 李耀奎 参加讨论

    六、制度驱动型
    制度驱动型精神懈怠是指由于相关行政制度以及干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约束力,导致领导干部思想和行为过度“自由化”,甚至脱离领导使命。主要表现为“依法腐败”和领导“免管”。
    “依法腐败”是因为领导干部自由裁量权过重,在看似不违法的情况下背离了公共权力初衷。领导“免管”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领导干部管理体系不健全。当前领导干部管理体系中,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作用还不够重视,容易导致代理机制下的责任主体虚置,主体虚置则约束乏力,约束乏力则容易导致精神懈怠。制度驱动型精神懈怠的防治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自由裁量权应有明确规范的指导性细则,进一步细化分级,使得相关规定更具操作性和约束力。二是健全领导干部管理体系,让利益相关者群体参与到领导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事实上,我们在实践中也重视群众参与,但参与者的相关性程度往往不够。实践中的群众含义应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或绩效相关者。
    七、社会资本驱动型
    社会资本驱动型精神懈怠是指一些领导干部把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作为谋取私利或者无所作为的资本。因为有某种强势社会资本的存在,他们不惧怕不正常行为可能带来的惩罚性后果,由此而陶醉其中,使自己处于典型的“温水煮青蛙”状态。主要表现为整天忙于“编织”“圈子”,江湖心理严重。认为有了“圈子”就有了利益,就有了安全保障,过于社会化、世俗化,心理上和行为上都撤出了工作。
    社会资本驱动型精神懈怠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方面:一是领导自身有逐利意图;二是无监管压力而导致无事可做或者有事也不愿意做;三是陷入人情漩涡导致领导行为背离领导使命。防治社会资本驱动型精神懈怠应该强化领导干部职责的落实。为此,就要建立起完善的领导干部绩效管理体系,使得绩效相关的各个主体都能够参与到各项领导工作中,进而形成一种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可以使领导个体的惰性消融在其中,促使一些领导干部的关注点从私人关系领域转移到公共事务领域。
    八、组织整体型
    领导干部作为组织的“掌舵者”,过于追求部门或组织自身利益,背离社会使命,是公权变私器的一种体现,也应属于精神懈怠的范畴。组织整体型精神懈怠主要表现为把组织自身的公共权力作为追求部门利益的工具,甚至不惜牺牲公共利益。一些监管部门利用自身的特殊权力,以各种名义向监管对象收取不合理费用为自身牟利,放弃了监管使命,导致公共利益受损。近年来,食品领域乱象频发,与食品监管部门不作为密不可分。
    组织整体型精神懈怠主要与监管不力有关。当前,公共部门运行绩效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让渡自主管理权的同时,绩效监管不力或滞后,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五千人算一票”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导致相关部门公权私用。因此,防治组织整体型精神懈怠应强化部门绩效监管。通过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的部门绩效监管体系,把领导的关注点转移到公共利益上来,从而使公共部门回归本位。
    综上所述,领导干部精神懈怠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心理和行为上脱离群众。脱离群众,情就不会为民所系,权就不会为民所用,利就不会为民所谋,就会背离领导使命。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精神懈怠问题,就必须解决好如何确保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密切联系群众的问题。只有构建绩效相关群众参与的领导干部工作与管理机制才会形成强大的工作动力,才会逐渐消融领导干部的精神懈怠。

上一页  [1] [2] [3] 

Tags:领导干部精神懈怠的类型分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