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在新征程上,精准扶贫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哪些现实挑战?本期智库版特约请学者就新时代推进扶贫开发、精准脱贫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近年来,作为推进扶贫工作有益尝试的“众筹扶贫”,有效地提高了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深度和广度,让精准扶贫“人人皆能为”。
本报告通过收集2014—2016年主流媒体报道的众筹扶贫成功案例,并分析其总体情况,为我国开展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精准扶贫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国众筹扶贫总体情况分析 众筹扶贫是指通过互联网、社交工具(如微信)、电商平台等手段,以募集资金、预售产品、寻求产业帮扶等方式方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行为。
从数量规模分布来看(如表1所示),2014年1月1 日至2016 年12月31日3年间,我国主流媒体报道的众筹扶贫事件累计达338件。其中2014年18件,2015年39件,2016年281件,分别占总数的5%、12%、83%。
从众筹扶贫发起人来看,2014—2016年三年间,发起众筹扶贫的主体主要包括众筹平台、政府机构、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其数量分别为155件、148件、15件、8件、7件。其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联合发起的仅有5件,仅占总数的1.5%。不难发现,众筹平台、政府机构以及对口扶贫的企业,是当前众筹扶贫的主要力量。
从众筹扶贫类型来看(如表2所示),捐赠类众筹扶贫31件,奖励(产品回报)类294件,股权类7件,债权类1件,混合类(包含两种类型以上)为5件。其中,捐赠类和奖励类,分别占总数的9%和87%。
从标的物来看,在2014—2016年,以农副产品为标的物的众筹扶贫成功事件共有292件,占总数的86%,而以其他标的物所发起的众筹扶贫事件数量均比较少。这反映出当前众筹扶贫模式主要以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为主,以增加其经济收入。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