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需协同建设“雨林”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所谓营商环境,原来主要是针对市场和企业而言的,可称之为“交易的营商环境”。但当下强调的营商环境,还应包括针对“雨林”(创业生态系统)和初创公司(创业者)而言的营商环境,即所谓“创业的营商环境”。
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从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财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办理破产等方面入手评估营商环境。这些指标关系到准入、权益和退出等多方面,既与交易有关,也涉及创业。但严格来说,“交易的营商环境”和“创业的营商环境”其实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诉求。前者服务于全部企业,后者更侧重于服务正从“0到1”的初创企业;前者对应的是市场、行业和宏观经济,后者则是“雨林”的一部分。
“雨林”不同于市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同的主体动机、投入产出关系和壁垒。不同于理性动机,超理性动机的创业以一定的概率获得成功,而成功的创业将产生巨大的溢出即社会效益,直接的表现是就业和税收;不同于新古典增长模型,雨林模型突出思想和天才的重要性,更需要宽松的环境以获得更大的驰骋空间;不同于市场上的管制壁垒,“雨林”创业生态需消除社会壁垒,以促进创业者及相关人群之间的交互。
在这种创业生态系统下,人的创造力、商业智慧、科学发现、投资资金以及其他元素以某种特别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培养萌发新想法,并茁壮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新时代,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应当将创业生态建设置于其中,共谋二者的协同建设。
首先,将优化营商环境渗透到多层次创业生态中。现在比较流行的创客和众创空间,有各自的创业生态。这些是微观层面的创业生态。任何微观层面的创业生态,又总是存在于不同的区域中。在区域层面,分别有街区、小镇、城区和城市群的创业生态。每个层面的创业生态都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所以,营商环境的优化要体现在各层次的创业生态建设中。
其次,对于创业生态,最重要的不是经济产出中的成分,而是配方——各种成分是如何组成到一起的。配方实际上体现了创业生态链的有效性,如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创业者思想和行为的交互交流是否顺畅等。
最后,要强调公共机构对创业生态的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公共机构承担了远比一般思维中所认为的更加重要的角色。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Tags:优化营商环境需协同建设“雨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