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学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学 >> 观点 >> 正文

理解公共性内涵的双重维度

http://www.newdu.com 2018/3/7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乾友 参加讨论

    如果政府希望实现对养老服务利益主张的回应和满足具有公共性,就需要保证所提供的产品成为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的利益,而不只是某一部分社会成员才能享有的特权。
    公共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范畴。哈贝马斯的研究揭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一大区别就是公共领域的产生。这一领域内的所有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活动都需要接受公共性价值的检验,且需要被证明具有公共性;否则,它们的存在就会受到质疑,甚至被拒斥在公共领域之外。由于几乎所有利益主张和社会行动都试图证明其公共性,结果使得人们在公共性的内涵上产生了诸多分歧,也对政府实践产生了极大的混淆和误导。因此,重塑公共性价值、确保政府服务的公共性,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公共性的内涵。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包容性,二是无偏狭性,二者共同构成了判定政府政策或社会行动是否具有公共性的条件。
    包容性保障成员分享利益
    当一种利益主张被证明具有公共性时,则意味着这种主张所带来的利益将包容社会所有成员,即没有人被排斥在这种利益的分享以外。如一个进入了老龄化阶段的社会,就一定会产生出要求政府提供各类养老服务的利益主张。如果政府希望实现对该主张的回应和满足具有公共性,就需要保证其所提供的养老服务成为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的利益,而不只是某一部分社会成员才能享有的特权。
    在实践中,排斥性的养老服务供给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政府可能以是否在政府机构任职为标准,来决定社会成员有无资格享受某一种养老服务,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排斥性而非包容性的养老政策。政府也可能以某一年龄段为标准,来决定享受养老服务的人员范围。在这种情况下,若所设置的年龄标准低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平均预期寿命,那么,政府对这一利益主张的回应就是包容性的;反之,即只有一部分人可能处在预期年龄范围,那么,政府对这一利益主张的回应就是排斥性的。在实际效果中,就表现为将许多社会成员排斥在对养老服务这一利益的分享之外。
    当然,包容也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是无条件的。如在养老服务等社会现实问题上,各国政府都会设置一定的限定条件,缴纳养老金年限等都是常见标准。但只要这些条件本身是包容性而非排斥性的,即不能明显超出所涉范围内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能力,这样,政府对养老服务的供给就成为一种具有公共性的行动。
    区别对待慈善的公共性
    包容性不仅适用于政府实践,也适用于对公共领域中所有非政府主体所开展行动的评价。今天,当我们谈论“公益事业”的时候,所指向的范围并不完全是政府行为。所谓投身公益,往往是指慈善、志愿服务等由非政府机构与政府工作人员做出的能够增进一部分甚至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行动。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公共领域范围的不断扩大,即政府不再是公共性的唯一供给主体,同时,所有社会主体都可以参与到对公共性的供给中来,在很多方面实际地承担了供给公共性的责任。
    另一方面,如果不加区别地将所有慈善活动与志愿活动都称作“公益”,可能会扭曲公共性概念。近日,某知名院校毕业生被发现处于赤贫状态后,该校校友会迅速发起援助行动的事件就属于“慈善”。因为“校友”是一种具有排斥性的社会联系,“校友会”则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互助团体。当某个校友会公开宣布为其所有校友提供家庭式的“保护”时,其暗含了所有非校友关系的其他社会成员都没有资格得到关照。
    推而广之,不属于任何团体或组织的社会成员就没有资格得到这类特殊的保护,但这类思想的扩散必然将导致社会公益精神的动摇。近几十年来,由新自由主义推动的“第三部门”的发展试图用排斥性的利他主义取代包容性的利他主义,其结果是极大地动摇了社会的公益精神,造成了普遍的公共性缺失。因此,推广具有公益精神的社会必须强调利他主义行动中包容性的重要性。如果一种利他主义行为不具有包容性,那么,我们就不应承认它的公共性;进而,做出利他主义行为不能成为行为主体不履行公共责任的理由。

[1] [2] [3] 下一页

Tags:理解公共性内涵的双重维度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