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较长时期的酝酿,我国养老保险金入市终于尘埃落地。2016年12月6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布了第一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名单。2017年2月下旬,社保基金又启动了第二次养老金管理组合招标工作。养老保险金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是退休人员的养命钱。无论哪一种投资方式,保证其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养老金入市是一把双刃剑,入市资金将面临资本市场的考验。我国股市现在正处于发展转型的时期,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够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金入市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养老金作为长线资金,入市要受到严格的操作规则约束,还要制定规范的风险控制制度,并需有中长期投资目标和盈利模式设计。而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不但缺乏长线资金运作的条件,而且相关的专业管理机构也大多没有做好准备。我国实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可以入市的养老保险金主要是个人账户,相当于个人的养老储蓄,用于保值增值。但由于统筹资金的不足,个人账户储蓄中的一部分始终用于弥补缺口。因此,养老金资金并非真正宽裕。针对以上情况,我国养老金入市应在以下方面得到强化。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养老金入市的准入和退出监管制度、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关联交易制约机制、养老金风险补偿法律制度等,形成有效的监管约束,从制度上保障养老金安全。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健全制度,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实现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明确委托人、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的各自权利、责任,建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加强市场建设。建立有效、透明化的任免机构或者程序;公开公平任命有能力、有经验的决策者,建立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监督管理和问责体制,全方位监督各类决策的监管人员;鼓励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遏制投机炒作行为,为养老金入市营造出健康良好的投资环境。
完善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对资本市场上造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鼓励社会评估机构的发展;培育机构投资者,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减少资本市场中的不理性因素。
增强人才培训。加快相关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包括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和先进的管理技术。
完善风险准备金制度。投资管理机构应从当期收取的管理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委托投资资产出现的投资损失。受托机构则按照养老基金年度净收益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专项用于弥补养老基金投资发生的亏损。任何机构违反规定去做投资,对基金造成损失和对受托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