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作为人类知识观念更新与社会格局变迁的产物,其含义与指称的界定确立以及范畴意象在生活世界中的表征呈现,是诸多学者关注思考的重要议题。围绕“科学是什么”(注重定义)或“什么是科学”(注重说明)的问题,从科学本质的分析入手,以某种标准为依据,区隔出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界限,从而“锁住”科学的领地并保持其纯净性,是大多数研究就此议题采取的主要思路。这种探讨着眼于理想的“规范科学”,其旨趣建立在对理念世界中科学的先验判定基础之上。
科学的基本形象 几乎每一位以科学作为分析对象的学者都会首先就科学的性质展开审慎的思考,或遵从某些不言自明的默会性的预设,以此作为立论出发点构造阐释自己的观点或理论体系。尽管关于科学的性质,有“知识系统说”、“人类活动说”、“社会建制说”、“研究方法说”、“精神气质说”、“生产力说”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它们大都将“客观、真实、准确”视为科学性质的正统原型,以此为依托对传统科学观进行批判或辩护。
虽然当今社会风险与利益的嵌入使得科学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屡受质疑,但由于经验图式的前见惯性与路径依赖的认知经济性,科学“客观、真实、准确”的性质已经以本质直观的方式深深扎根于人类的思维秩序中。这些性质最终被统合在一起,成为了具有价值评判功能、作为形容词的“科学的”。这一语词以更为简捷的形式替代了科学具有的“客观、真实、准确”性,也使科学实现了从专名到摹状词的跃迁,“科学的”或“科学性”成为衡量几乎一切事物好坏的重要指标。于是,在先验的逻辑推理与心智联结的助推衍射下,认识论上的“真理”诉求,分工建制上的“公正”配置,伦理品性上的“美德”精神等,便成了科学在生活世界中的基本形象。
具体说来,科学作为一种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客观反映实在本身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其主要目标是生产普适性的“真理”,这些真理产品有别于一般常识、宗教信仰或其他形而上学观念,是现代社会的知识权威标志,拥有认识论上的优先性。而要确保科学的“真理”形象,科学共同体在相关资源分配以及评价体系设计上则需保持公平中立的立场,摆脱政治经济利益及情感倾向的限制,使科学建制内的合作竞争能够均衡有序地进行,这也便造就出科学的公正形象。
同时,科学作为知识权威,其持有者需经过长期严格的专业教育训练并获得相应从事科学研究资格,而且还需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理性怀疑等基本的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和现代公民意识。这样的集体精神肖像使科学家与科学超越了纯粹知识的范畴,而具有了伦理道德上的典范榜样意味,成为“美德”的化身。在此意义上,“美德即科学”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命题之一。
不仅如此,科学凭借其强大的经世致用性,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了人类诞生以来的诸多梦想,突破了自然赋之于人类身上的诸般局限,创造了种种神话般的奇迹。科学也因此被颂扬为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成为公众心目中“美好”与“希望”的代名词。
当然,上述科学的基本形象——真理、公正、美德、希望等——并非科学全貌的摹刻写真,它是关于科学的理想期待与现实表征、应然规范与实然描述若即若离、混同作用的产物,是认知上的“自我实现预言”在“本该如此”与“就是如此”之间来回滑动的结果。它们构成了科学合法性的依据与表现,同时也构成了“主流”科学、“标准”科学或者说“正统”科学的形象原型。
[1] [2] [3] 下一页